<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性研究>结题申请表
(2014-05-10 13:15:22)分类: 结题申请表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结题申请表
立项号 |
2013XKT-XXSX510 |
课题名称 |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
||||||
负责人 |
成 |
工作单位 |
西安市碑林区铁五小学 |
||||||
博客网址 |
http://blog.sina.com.cn/u/3221762981 |
完成时间 |
2014年6月 |
||||||
成果主件名称 |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性研究 |
||||||||
课题成果附件 |
(课题成果附件形式包括论文、教育叙事、随笔、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育案例、调研报告、教具制作等)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成果 形式 |
应用发表情况(打“√”) |
||||||
博文 发表 |
刊物 发表 |
会议 交流 |
教学 应用 |
||||||
1 |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性》调查报告 |
调查报告 |
√ |
|
|
√ |
|||
2 |
激情奥运教学设计(小数计算应用练习课) |
教学设计 |
√ |
|
|
√ |
|||
3 |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性研究》学生调查问卷 |
调查问卷 |
√ |
|
|
√ |
|||
4 |
分数加减法趣味题练习课 |
教学设计 |
√ |
|
|
√ |
|||
5 |
西安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修改稿) |
开题报告 |
√ |
|
|
√ |
|||
6 |
圆柱和圆锥整理与练习
|
教学设计 |
√ |
|
|
√ |
|||
7 |
圆柱的体积练习课 |
教学设计 |
√ |
|
|
|
|||
8 |
分数乘法练习课 |
教学设计 |
√ |
|
|
|
|||
9 |
《百分数的应用练习课》 |
教学设计 |
√ |
|
|
|
|||
10 |
如何上好数学复习课 |
教学随笔 |
√ |
|
|
|
|||
11 |
圆柱体的体积练习课 |
教学设计 |
√ |
|
|
|
|||
12 |
圆柱与圆锥的整理与练习 |
教学设计 |
√ |
|
|
|
|||
13 |
分数乘法练习课 |
教学设计 |
√ |
|
|
|
|||
14 |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
教学设计 |
√ |
|
|
|
|||
15 |
分数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和反思 |
教学设计 |
√ |
|
|
|
|||
16 |
梯形的面积练习课 |
教学设计 |
√ |
|
|
|
|||
17 |
百分数练习课 |
教学设计 |
√ |
|
|
|
|||
18 |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
调查问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研究概述(不超过1000字,内容突出研究特色、研究效果) 研究背景 选定练习课设计作为研究的课题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1、学校领导在平时的听课中发现练习课很不规范;有思想上不重视,课堂上很随意;也有部分老师对如何上好练习课没有思路或者想法,不知从什么地方着手。2、练习课作为一种很重要的课堂补充课型,在平时的观摩课、研讨课的听课中也很少见到。所以老师们的课堂想借鉴的东西很少。如何上好练习课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个难题。为此我们有了研究练习课设计的想法和冲动。练习课设计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来设计,尽可能做到兼顾各层次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课在设计时针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预设和把控,并从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引导,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综合练习能力。 研究特色及成效 1、通过课题研究教师自主更新有效教学的观念,提高数学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性。老师们开始关注练习课的设计、练习课上课形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练习课以及名师的练习课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为了缩短和名师之间的距离,老师们从网络、杂志上搜寻名特优教师关于练习课的一些设计和精彩视频,一起学习,共同探讨。在校内开展了多节数学练习课教学听评课活动,主要从练习的数量要求少而精、练习的难易要科学合理有梯度、练习的设计要激发学生兴趣等几个方面入手,也针对如何在练习课小组合作形式和有效性上进行教研。针对各类练习课进行优化设计和改进。在同事们的观评加上自己的打磨后再进行新的尝试。一课多磨,从不同的角度达到提高练习目的。同时,课题组老师还经常深入同事们的课堂,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并经常和同事们一起探讨如何提高练习课设计更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2、通过课题研究,我们在教研时对怎样上好练习课,使这一节练习课达到有效性发现了练习环节中的一些基本规律,如(1)应在重点练习题的解题依据处设问2)在解题错误的错因处设问(3)在提示知识内在联系,探求知识规律处设问;(4)在易混知识处设问,在易错处设问(5)启发学生如何综合运用新旧知识;(6)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转折;(7)在各个环节的衔接处做到承上启下。(8)在课后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整理。 2、通过对课题的研究,在上课中摸索了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方法。从练习题的精心设计,到给学生布置作业在布置作业中体现了分层作业达到了练习的有效性。通过批改作业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有效评价,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基本上实现了研究的预期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3、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在练习课习题设计注重形式新颖,内容联系紧密,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在以往练习课的教学中,形式多样,灵活新颖的习题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有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练习设计,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所提高。 4.通过课题研究,我们逐渐摸索出练习课堂适合学生的活动形式。如我们通过实际调查,发现高年级学生喜欢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一般以4~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小组里优秀生、中等生、差生的比大约为2:2:1。小组活动内容有自学互查、复习互查、课堂习题讨论等。练习课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小组内合作讨论、各小组互相指导学习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在概念性课堂复习时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记忆写出有关东西。然后小组交流互补有无。最后各小组在班级交流或补充脑海中空缺的知识。并用不同的笔标注出来。以便重点复习。在拓展性习题练习时,除了培养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外,对绝大多数孩子不能自己独立解决的问题。我根据孩子们好奇心较重的特点,采用口耳相传的方法。具体的做法是:我只教会五个大组的共5个组长,这5各组长也只负责教会4个同学,再由这4个同学依次推广去教会班里其他孩子。我负责检查和教会个别屡教不会的孩子。这样做使得孩子们在教会别人的同时深刻理解所学的东西。其次,尝试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复习和练习,因为学生需要的练习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练习,才是他们关心和真正疑惑的练习。要求学生将自己印象深刻或自编的练习题写出来,课堂上交流和互动,改变学生被动练习的学习状态。教师以此为基础,进行指导和点拨。并将学生的练习设计到课堂教学环节中,这样会使练习课的课堂教学更能吸引学生,教学更科学,更完整,也更有成效。 5、通过课题研究,发现小组活动互帮互学带动了学困生学习愿望。小组内同学学习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从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两级分化的差距。 6、通过课题研究,课堂的形式也在悄悄转变。练习课改变了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课堂上师生展开充分的对话和沟通,老师从一个传授者转化成引导者,转换身份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课堂上让学生们充分的发挥,师生之间平等对话,共同探讨。 7、通过对《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有效性》这一课题的学习研究,我们真正认识了数学练习课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练习课的设计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并通过实践证明了真正有效的练习设计会使练习课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做到事倍功半。为了上好每节课,我们经常上网查资料、学习借鉴别人优秀经验、和同事们经常研讨磨课,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积累。我们结合自身体会撰写了多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论文。有的已经在省市获奖。 8、学生们小组合作的练习中争当学习小主人,学困生和其他学生平等交流,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改观。优秀生的自我表达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也得到提高
|
|||||||||
课题组成员名单(不超过五人) |
||||||
序号 |
姓名 |
性别 |
年龄 |
职称 |
职务 |
在研究中承担任务 |
1 |
成 |
女 |
43 |
二级教师 |
教 师 |
课题负责人 |
2 |
葛 |
女 |
35 |
二级教师 |
教 师 |
撰写中期报告 |
3 |
吴利平 |
女 |
40 |
二级教师 |
教 师 |
撰写开题报告 |
4 |
党健康 |
男 |
35 |
二级教师 |
教 师 |
撰写中期报告 |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指导专家组 审查意见 |
|
|||||
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评审专家组 评审意见 |
(专家组长签章) |
|||||
市基础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办公室 审查意见 |
(单位盖章) |
注: 正文楷体小4号,篇幅控制在A4纸2页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