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性》调查报告
(2014-02-13 12:59:43)| 分类: 调查报告 | 
《小学数学练习课设计的有效性》调查报告
一、 调查目的:
我校是一所有近3000名学生的重点小学,学校领导对教育教学非常重视,每学期都有上级或同级学校听课并交流。在听课期间发现学校数学老师对练习课的设计比较单一,上课为习题而讲习题,缺乏新颖性和层次性。学生缺乏兴趣,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效果可想而知。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改变老师的随便盲目的做法,端正思想及态度。我们特设计学生和老师两种调查表。想从师生两方面找到练习课存在一些问题所在,从而改变、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三、调查表统计结果:
(1)学生调查问卷统计表(300份)
| 题号 | A | B | C | D | 
| 4 | 67% | 9% | 1% | 23% | 
| 5 | 57% | 8% | 30% | 5%% | 
| 6 | 33% | 54% | 4% | 9% | 
| 7 | 60% | 32% | 8% | 0% | 
| 8 | 48% | 30% | 14% | 8% | 
| 9 | 41% | 49% | 10% | 0% | 
| 10 | 60% | 8% | 30% | 2% | 
| 11 | 56% | 7% | 36% | 1% | 
| 14 | 79% | 1% | 1% | 19% | 
| 15 | 21% | 42% | 16% | 21% | 
| 16 | 70% | 8% | 6% | 16% | 
| 17 | 25% | 5% | 12% | 53% | 
| 18 | 80% | 14% | 0% | 6% | 
| 19 | 53% | 36% | 0% | 11% | 
| 20 | 35% | 23% | 2% | 25% | 
1、本次问卷调查范围为五六年级300名学生。其中好学生102人,中等生99人,学困生99人。三类学生比例大体相等。
2、本次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收到300分,回收率100%。
3、第12题大部分学生认为没有不喜欢数学课或复习课的理由,所以没选。学生喜欢数学练习课,这让我们对于研究有了更多的信心。从本次调查来看,学生对数学和数学老师还是喜欢的,这些都为我们的课题研究和实施提供了有利的前提。
4、这次调查还发现所有学生对现在数学练习课则有66.7﹪学生表示喜欢,喜欢的练习课形式是先由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再来点拨。同时因为调查学生集中在五六年级,学生喜欢自己总结并讨论;学生在练习课上最感兴趣的是有总结性、带有提高性的题或是题型相似却容易出错的题。这些信息要求老师在练习的层次、练习的深度及练习的总结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认为自己练习做不好的原因91﹪以上同学认为因为赶时间、粗心或不仔细做错的。这也反应出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
5、调查分为三类学生进行统计,但调查结果却是惊人的相似,三类学生绝大多数或大多数对练习课的形式上喜欢先自己复习,找到问题;再在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或讨论。这为我们下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2)、教师的调查问卷统计表(40份)
| 题号 | A | B | C | D | 
| 1 | 0% | 0% | 20% | 80% | 
| 2 | 0% | 40% | 50% | 10% | 
| 3 | 0% | 20% | 40% | 50% | 
| 4 | 0% | 10% | 90% | 0% | 
| 5 | 0% | 30% | 30% | 40% | 
| 6 | 30% | 60% | 60% | 5% | 
| 7 | 0% | 10% | 30% | 80% | 
| 8 | 0% | 30% | 30% | 50% | 
| 9 | 10% | 10% | 20% | 90% | 
| 10 | 10% | 20% | 10% | 70% | 
| 11 | 0% | 10% | 90% | 0% | 
| 12 | 0% | 0% | 0% | 100% | 
| 13 | 30% | 70% | 30% | 30% | 
老师的调查范围为本校40名数学老师,发放40份,回收40份。回收率为100%。从调查的情况来看,老师的教龄都在5年以上,其中教龄10年以上占调查总数80%。
调查表中的3、6、7、8、9、13题老师大多给出了多选的答案,所以从调查总数超过100%,但也可以从每个单项的百分比中看出老师们的集中倾向。之所以罗列下来,是想作为一个参考和综合考虑的因素。
调查中发现老师对练习课设计的目的和重要性认识到位。而且在练习课中也是能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做到针对性的练习。但在实际的操作中只有70%的老师去尝试。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练习课没有思路。也与工作忙、没时间思考;借鉴的东西少等有关。而在练习课设计上倾向于学生先复习,自己找到知识点和易错题,然后课堂交流。这种做法也和学生喜欢的方式不谋而合。
四、存在的问题:
 
 
 
 
五、下一步解决措施和建议:
 
 
3、练习设计要遵循有趣性,有联系性和有效性原则。练习的习题设计内容要前呼后应,有好的情节导入,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习题设计层层深入,符合学生认知需求满足,带动三类学生都去思考和学习。使每个人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提高其学习兴趣,带动其主动学习。
以上是我们调查的真实结果,也许不够全面。但这次的调查很有意义。让我们明确了研究方向。同时也使我们研究在实际中能得到应用。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