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题成果)抓住绘本阅读与美术创作结合点的思考

(2021-02-22 13:45:40)
分类: 科研任务

抓住绘本阅读与美术创作结合点的思考

     泊湖中心学校   吴竹芳

幼儿教育阶段是开发幼儿智力和审美情趣的启蒙阶段,绘本作为幼儿阅读的主要材料,培养了幼儿对色彩、线条、美感的初步认知,深受幼儿喜爱,所以围绕绘本阅读进行美术教育创新,是未来幼儿教育的趋势。

幼儿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决定在进行幼儿教育时应该以启发式教育为主,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能力,基于好奇心引导幼儿建立最原始的审美认知,幼儿园绘本以其丰富的色彩搭配和完整故事性,使阅读充满了乐趣,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绘本与美术教育的融合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绘本阅读作为公认的最佳的幼儿美术教育方式,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幼儿园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巨大作用,推大绘本阅读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应成为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为此,从以下几点来实现绘本阅读推动美术创新教育。   

(一)因材施教,灵活选择绘本类型    

幼儿对真善美已经具有一定认识,幼儿美术教育在落实素质教育要求时,扮演重要角色。绘本在幼儿个性养成、审美意识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幼儿选择绘本类型,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当然,因材施教的前提在于与幼儿保持密切沟通,观察幼儿的行为举止,鉴于幼儿认知能力局限所以在选择绘本类型力求简单易懂。绘本的类型众多,着重从美术的角度去引导学生对绘画内容产生兴趣,引导幼儿探索图画中的奥秘。    

(二) 鼓励自制绘本,提升幼儿综合能力    

美术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要求综合能力的提升。绘本阅读开拓幼儿眼界的同时,也在其脑海中形成了众多人物事件的印象,加上自身的活跃思维和无限的创造力,幼儿往往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不定期开展自制绘本活动,鼓励幼儿制作绘本,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情景的创设要符合幼儿生活实际,目的在于通过生活经验来唤醒幼儿真实经历,使其在幼儿脑海里浮现,从而自制绘画帮助其拓展经验。   

(三) 运用多媒体手段,突破绘本展示形式和表达形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适度推动多媒体手段应用于美术教育,能够提升教学效率,提高课堂的互动氛围。作为儿童文学作品,同时也作为一种图书艺术,绘本除了图画和文字以外,声音和动作变幻也应该成为其中重要元素。传统绘本依托于高质量的排版和装订,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但是作为物质形态,绘本带来的视觉效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加入声音和视觉效果会加深幼儿对绘本的影响,同时可以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绘本的声音和动作进行个性化设置,增加了绘本利用率。

(四) 巧设疑问,鼓励幼儿猜想和独立思考    

温故知新同样适用在绘本阅读中,绘本与传统的美术教材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回答往往是开放性的,那么巧设疑问的目的在于引导和鼓励幼儿独立思考,从不同角度去审视问题,这种过程并不是求解的过程,而是开始接触思维结构。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以下,是我推荐的绘本阅读与美术创作的绘本故事。

(1) 《我眼中的爸爸/妈妈》,绘本主题中,鼓励幼儿发挥想象,用铅笔和蜡笔勾勒出爸爸/妈妈的形象,然后分享给其他小朋友,并相互介绍自己的爸爸妈妈,锻炼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从逐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

(2) 《交通工具》,电子绘本集音效、视觉为一体,让幼儿对交通工具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还可以通过对交通工具各个组成构件的认识,加深电子绘本阅读的可视化程度。电子绘本与纸质绘本的运用应该结合起来,丰富绘本阅读形式和反馈形式。

3《逃家小兔》,绘本的封面是一对在草丛中互相对视的母子兔,当请中班幼儿猜测这本书可能会讲些什么时候,小朋友的想象真是五花八门:“兔妈妈在和兔宝宝说悄悄话!”“它们可能在说这里的草可真好吃!”“兔妈妈肯定在告诉兔宝宝当心大灰狼!”“她们是不是在这里等谁呀?”幼儿根据画面的预测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这么幅图片竟然会有这么多的想象空间,虽然此时的想象漫无边际但幼儿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其以往文学作品的经验大胆地想象着。

综上,绘本阅读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绘本类型不同,对幼儿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绘本阅读作为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美术教育只有加快创新进程,才能满足新时代对幼儿教育的要求。[1]    一、绘本的定义及分类    (一)绘本的定义    绘本源自西方,也被称为图画书,以绘画为主的书籍,在发达国家,绘本是家庭教育的首选幼儿读物,作为“最适合幼儿阅读的图书”,绘本能够以儿童的视角描述故事,传播知识,更能启蒙儿童的审美意识,建构最原始的认知体系。    (二)绘本的分类    根据绘本内容不同,其常见分类有以下几种:    1.以描述家庭成员为主的绘本。比如《我们的妈妈在哪里》《爸爸,我要月亮》。    2.以引导情绪管理为主的绘本。比如《啊!烦恼》《生气的亚瑟》    3.以引导战胜恐惧为主的绘本。比如《床底下的怪物》《我好担心》    4.以引导面对单亲环境为主的绘本。比如《好事成双》    5.以增进友谊为主的绘本。比如《你是我的朋友吗?》    6.以培养男女平等意识的绘本。比如《纸袋公主》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分类绘本融于幼儿教育之中,为绘本阅读提供更加多元化的素材,有利于培养幼儿健全人格。    二、现阶段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幼儿阶段的美术教育应该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违背幼儿成长规律的美术教育并不利于提升教学的有效性,相反还会引起幼儿的逆反心理。现阶段,绘本阅读是开发幼儿智力,启蒙审美意识的重要方式,但现阶段美术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美术教师对绘本阅读认识局限    传统美术教育过于注重对绘画知识技能的传授,其教学内容较单调,很难让幼儿集中注意力,无法发挥想象。并且美术教育的教材以文字为主,图片为辅,图片的作用在于对文字的解释,缺乏对幼儿读图能力的培养,使得幼儿学习美术主要依靠模仿,并未形成应有的思维习惯,美术教师对绘本阅读认识不足,导致绘本阅读很难真正落实。    (二)绘本阅读教学中缺乏互动与倾听    幼儿阶段,好奇心促使幼儿乐于与他人分享观点,也希望他人能够倾听,这是语言发展的重要环节[2]。绘本阅读,为幼儿提供了认识世界,认识美的媒介,幼儿能够通过绘本获取到丰富的启蒙认知,但是在绘本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严重压制了幼儿的分享积极性,导致学习专注度降低。    (三)忽视自制绘本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    现阶段,美术教育偏重对教材的应用,引导学生按课程安排进行作业设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训练了幼儿绘画基本功,但并不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模仿与表达是幼儿期最常见的行为,如果模仿充分表达不足,就无法实现能力的习得和思维方式的转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