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大人一起读: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

(2019-02-25 15:58:11)
标签:

语文教学

专业成长

分类: 示范引领


教材解析:

寓言故事《狐狸和乌鸦》是统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语文园地“和大人一起读”的内容。“和大人一起读”,主要是大人与孩子的共读,这个“大人”可以是父母、老师、亲戚,一些大的孩子,甚至还可以是伙伴、同学,这里侧重的是读的对象、读的方式不同。

《狐狸和乌鸦》讲述了一只狐狸在树林里找吃的,看到了乌鸦叼着一片肉正站在树枝上,狐狸想吃那片肉,于是先问乌鸦好不好,再问乌鸦的孩子好不好,最后夸赞乌鸦的羽毛漂亮,嗓子好听,请乌鸦唱歌。乌鸦听到狐狸这样称赞自己,不禁得意起来,刚张开嘴想唱歌,肉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就跑了。这个寓言故事以对话为主,语言活泼,情境风趣。可引导学生在共读、共说中,理解故事、复述故事,明白其中蕴含的“不能盲目听信别人的花言巧语,要学会独立思考、判断”的道理。

学情分析:

在幼儿园里,学生更多的是由家长、老师读故事给他们听,而到了一年级,学生处在从口语过渡到书面语的阶段。“和大人一起读”是引导学生从幼儿园的“听读”故事,逐步学会“自读”故事,让学生亲历自主阅读的体验感和成就感,以此达成学习阅读到通过阅读来学习的转化,让学生喜欢阅读,促使阅读成为一种自动化的习惯行为。

设计理念:

统编版里的“和大人一起读”,主要在于借助阅读板块的呈现,打通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屏障,引导学生在与大人的共读中,培养阅读兴趣,迁移阅读方法,真正实现学语文不能脱离广泛的课外阅读的理念。因此,本课的设计,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如何去读故事,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并结合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学习复述故事,明白道理。同时,以本课特点为依托,渗透“和大人一起读”的意识,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的故事和道理,与家人一起分享阅读,达成文本意图。

教学目标:

1.在和大人一起共读中,能读故事、说故事,知道“不

能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要学会自己思考”的道理。

2.尝试把故事跟道理,回家后跟家人一起分享。

教学重点:

说清故事,明白道理。

教学难点:

    能跟家人一起分享故事,交流道理。

教学过程:

               板块一:和大人一起读一读

一、读故事的开头和结尾

出示插图一和插图二,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

(指导学生朗读,做到正确、连贯,不拖音。)

二、聚焦狐狸的办法

师:狐狸那么想吃肉,他想了什么办法呢?

1.第一次,指名读。关注狐狸的心理。

2.第二次,读出语气。

3.狐狸刚刚想了两个办法,是什么呢?引导学生说出大概内容。

4.第三次,分角色朗读。

(1)发现狐狸夸了乌鸦两点:羽毛好看,唱歌好听。

(2)乌鸦羽毛好看吗?唱歌好听吗?为什么狐狸不说实话?指名读,读出语气。

3)学生合作讲这个部分,一个表演狐狸,一个表演乌鸦,另一个读提示语。

  板块二:和大人一起演一演

一、好好的一块肉啊,就这样没了。乌鸦气不气?她该气谁?(引出乌鸦听狐狸的花言巧语,上当受骗,不知道自己思考。)

二、乌鸦回去后,没有肉喂孩子,她会对小乌鸦说些什么呢?情境表演,师扮演小乌鸦,学生扮演乌鸦妈妈。(评价:说清故事,说出道理)

三、布置作业。

四、出示阅读记录表,当堂自我评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