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指导青年教师执教研修课《军神》

(2018-12-19 19:12:16)
标签:

语文教学

专业成长

教育教学

分类: 青蓝共进

  《军神》教学设计

泊湖中心学校   钱承芳

教材分析:

   《军神》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它记叙了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情,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情感。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即以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为线索组织材料,把一个感人而又震撼人心的故事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文章巧妙的通过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描写以及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成功的塑造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镇静自若的军神形象。

学情分析:

军神的文本价值在于作者对刘伯承这一具有非凡意志、超大毅力的的崇敬和赞美,给读者树立了一个顶天立地的中国军人的杰出代表形象。当今的小学生意志品质较弱,他们需要军神的感染和精神力量。这也是我选择这篇文章的目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从文本中吸取养料,浸润他们的身心,净化他们的心灵,将有益于学生人生境界的提高。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3、学习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表现刘伯承为军神的重点语句,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

难点:学习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做一个性格坚强的人。

教学准备:

PPT 课前准备刘伯承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神”

1、图片引入“神”字 (板书:神)

2、师:你知道哪些关于神的词语?神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出示“神”字在字典中的相关解释。

3、师:今天老师带你们认识一位军神!(板书:军神)

二、识“军神”

1、文中的“军神”指的是谁?军神中的“神”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是谁称刘伯承为军神的?

三、悟“军神”

1、体会刘伯承的“男子汉”、“钢板”、“军神”的特征。

a.请找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为军神的句子。

PPT:“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

b.生读句子。

2、非一般的表现,感受坚强的意志。

b. 文中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生默读课文,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c.生抓住“拒绝使用麻醉剂”。

d.为什么会拒绝麻醉?

e.听到刘伯承的回答,沃克医生再一次愣住了?他为什么会愣住了?

f.所以沃克医生竟有点口吃的说,学生接读,PPT出示句子:“你,你能忍受吗?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坏死的眼球,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g.交流:这是一种怎样的疼痛。

h.还有哪些地方让你体会到他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PPT:“病人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病人的表现是怎样的?

3、联系自身实际,感受军神的意志力。

师:同学们,平时你们有没有打过针过受过伤的?

生交流。

师:与刘伯承的疼进行对比,谈感受。

 4、观看视频,感受军神的坚强意志。

刚才我们体会到了刘伯承在手术时坚强的毅力,当时的情形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这种将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会是一种怎样的疼痛?这句话中没有一个“疼”字,但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能让我们感受到刘伯承的疼痛。

教师创设72刀的情境,生想象。

刘伯承惊人的毅力征服了沃克医生,沃克医生的态度有了什么变化?

四、赞“军神”

1、师:同学们,刘伯承被称为军神,绝不紧紧是因为这一次手术,师补充资料。他堪称中国的军神。

2、让我们一起来赞军神,PPT出示诗:《赞军神》。

五、学“军神”

同学们,在我们的成长历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与挫折,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心,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板书设计:

                    军神

拒绝麻醉              

                      

  一声不吭              

 

教后反思:

   《军神》这篇课文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作者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神态描写,从正面刻画和侧面烘托来塑造了具有钢铁般坚强意志的刘伯承元帅形象。教学中,我以“军神”中的“神”切入文本,继而以 “为什么沃克医生称刘伯承为军神?”去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再让学生抓重点词句“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以及让学生联系切身实际去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和惊人的毅力。但在联系切身实际时,孩子们没能大胆地去畅所欲言,这里如果让他们就自己受伤时的表现与刘伯承受伤时的表现做一个比较,可能他们会更有话说,也就更能突出刘伯承超强的意志。 在今后的课堂上,对于问题的提出我会推陈出新。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我会在不断的学习中、反省中,取得进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