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桂花雨》教学设计

(2015-06-15 20:23:16)
标签:

《桂花雨》教学设计

琦君

散文

思念母亲

分类: 示范引领

                                                                 桂花雨》教学设计

                                   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泊湖中心学校  鲁林红 15922355188

教材解读:

     《桂花雨》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课文,作者是现当代女作家琦君定居台湾的第十七个中秋节时回忆起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而写的。琦君从小父母双亡,《桂花雨》中的父母亲正是养育她长大的伯父伯母。尽管痛失双亲,但琦君却因为养父母(尤其是养母)的悉心照顾、百般疼爱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在琦君的生命中,可以说她的养母就是她命中的贵人,在她的多篇作品里,都记叙回忆了这位有着“佛心”般的母亲。

在写《桂花雨》时,琦君已年过半百,那时养母也早已去世,但她对养母的思念并没有淡化。她想念家乡,想念儿时与养母在一起的日子,那浓浓的思念都融入在了儿时的摇花乐、纷纷扬扬的“桂花雨”里。清新淡雅的文字,唯美细腻的桂花图。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识字量和独立的阅读能力,对于浅显的课文,能够从文字中把握主旨,感悟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情感。但学生毕竟年龄小,缺乏领会文本内在意蕴的前理解,难以透过文字体味要意。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学习要与学习者原有的经验产生联系,基于此,在文本的教学时,注重为学生构建先前经验,采取角色扮演、对比感悟、多元对话、拓展阅读等方式引导学生在文字中体会作者浓郁的思念之情。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在对话中,结合文本内容,注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大致分为看似矛盾却相融的两个部分,先以文字的品读为重点,揣摩文字,增强语感,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体味琦君对家乡的思念;再将这种思念聚焦在母亲身上,拓展阅读,“举三为一”地让母亲的形象鲜活起来,为琦君的思念寻找依托点,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母亲即思念,思念亦母亲,最后再将拓展拉回文本,回归文本,巧妙地达成对话效能。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内容。通过母亲的言语及两地桂花的对比,感受作者的思乡之情。

   3 通过文中母亲的形象以及拓展的阅读材料,初步了解琦君的相关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感悟作者的思乡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母亲的形象,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思念。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

     1 自制课件

     2 搜集琦君资料及有关母亲的散文

     3 轻音乐《夜的钢琴曲》

教学过程:

一 课前互动,在不同语境中让学生体会“花”的不同含义。

二 看树

       从预习中,你了解到这是一株怎样的桂花树?(树笨、花形小)

【设计意图】以学生的预习为切入点,整体感知桂花树的树形笨、花形小的特点,欲扬先抑,同时侧面告知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凡事预则立,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三 闻香

1桂花树并不好看,作者为什么那么喜欢呢?(香)默读课文,你从哪里闻到了桂花的香味?

2学生默读、批注

3 全班分享交流

课件出示: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引导学生揣摩“浸”字,感受桂花香。

【设计意图】抓住关键词句,感悟桂花香味的浓郁,为摇花产生的快乐做铺垫,更让学生建构对家乡桂花的亲切感。

四 摇花

课件出示:

       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文本,想象自己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琦君?

转变角色,将自己化身成琦君,会怎么喊这句话:

       我(       )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设计意图】转变角色,游戏扮演,将自己想象成琦君,体会摇花的快乐,感悟家乡桂花的别样美,情境中将朗读与揣摩提示语融为一体,增强语感,丰富了学生的言语图式。

五 悟情

    1 家乡的桂花雨美吗?可是,有一个地方,每年的金秋时节也会有桂花雨,但是这里的桂花雨是不需要摇的,  每当秋风习习之时,满树的桂花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美得过分!这个地方就是杭州!

课件出示:

   “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从字面上看,你觉得哪里的桂花更美?

 播放杭州满觉陇的桂花图片,在《夜的钢琴曲》的配乐中介绍满觉陇的桂花。

可是母亲却说:

      课件出示: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母亲为什么这么说?试着写一写母亲说这句话的原因:

      可是母亲却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因为                                          。”

4 学生练笔,全班交流分享。

     是啊!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浓。难怪琦君会说:

     课件出示:“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设计意图】异彩纷呈的杭州桂花图,冲击学生建构的对家乡桂花的亲切感,以形成强烈的情感错位,进而突显再美的桂花,再绚丽的风景,都无法动摇家乡桂花在母亲及作者心中的位置。在练笔中深化家乡的桂花所融入的浓浓乡思,以写促悟,内化意蕴。

六 追忆

1 学习到这里,你感觉琦君度过了一个怎样的童年?

2 简介琦君身世。

【设计意图】从文本中感受到琦君开心快乐的童年,与不幸的身世形成鲜明对比,产生认知失衡,激发阅读期待。

3 当你知道琦君从小就失去亲生父母,你会觉得琦君……?(生:难过、痛苦、悲哀……)但是从课文中我们却看不到她的难过痛苦,这要归功于一个人,就是她的养母,那么,我们一定要认识一下这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出示:“可别来台风啊!”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回, 嘴里念着:“只要不来台风,我就可以收几大箩。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

       从这里,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

4 拓展阅读资料《粽子里的乡愁》和《春酒》中关于母亲的片断,让学生体会感悟母亲的形象。

 师:正是这样一位有着佛心般的母亲,对琦君千般呵护百般疼爱,让琦君从小就被浓浓的爱包围着,使得琦君长大后无论身处何地,都会思念家乡的一点一滴、一花一木,想起深爱着她的母亲,正如这中秋节前后盛开的桂花一样,一起读:

     课件出示: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琦君的散文《桂花雨》,这篇散文就收录在她的一本散文集里,名字也叫《桂花雨》,大家若想深入地了解琦君,感悟琦君,以后可以读一读琦君的著作,下课!

     【设计意图】阅读琦君的不同文章中有关母亲的片断,不断丰富母亲的形象,找寻作者思念家乡的根源。在不断的品评中让学生亲近琦君、亲近文学、亲近经典,为孩子们今后的自主阅读拓宽空间。

板书设计:

                                                          桂花雨

                                                                         琦君

                                                 看树            笨、小

                              情                闻花           

                                                 摇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