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古圣先贤教诲,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2015-10-01 15:05:27)

《弟子规》,其总序开篇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系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是儒家思想的入门,融入了《论语》、《孟子》、《礼记》和朱熹语录等儒家经典的精华,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其核心是做人的 ,是为人处世德行落实的必修课。这是古代圣贤历经千百年验证的成功经验,它从做人之根本出发,教育我们要从几个方面对自身进行德行的塑造。首孝悌,就是说做人首先要心中有爱,要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对他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都不能尊敬的话,那么他就丧失了做人的根本,对长辈、对领导、对同事、对兄长、对朋友就更谈不上发自内心的尊重,他所做的事情也就很难得到认同。次谨信,告诉我们做人要谨慎,要讲信用,也就是要诚信为本。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机构,如果不能诚实待人,那么他依靠什么立足社会呢?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讲得是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们学习。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了还有余遐,还要学习一些其它方面的知识充实自己。这是教育我们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要经常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缺点,从各个方面来约束自己,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修养。这些礼仪规范。就像大树,只有根扎得牢,树才会长得茂盛。同样,一个拥有谦虚恭敬仁慈博爱之心的人,才会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像画画,让没有绘画基础的孩子发挥想象力是不会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的。不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凭着自己的意愿任意胡为,一定不会被别人接受,他的人生也不会快乐。读了《弟子规》,就仿佛置身于文明当中,置身于做人的伦理大道当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