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集,生于宋末元初,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成都仁寿。元代著名学者、诗人。少受家学,尝从吴澄游。元成宗大德初,以荐授大都路儒学教授,历国子助教、博士。仁宗时,迁集贤修撰,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阁侍书学士。谥号“文靖”。曾领修《经世大典》,著有《道园学古录》、《道园遗稿》。虞集素负文名,与揭傒斯、柳贯、黄溍并称“元儒四家”。
此词是虞集写给好友柯九思的感怀词。
虞集和柯九思是忘年之交,二人曾共事于奎章阁,那段难忘的共侍文宗皇帝于金銮殿的岁月,让二人都倍感珍惜。由于柯九思文才过人,虞集非常喜爱这个年轻人。虞集生长在临川崇仁,宋代也称为江南西路,他的诗中经常以江南为念。这首词是虞集寄赠给退居吴下的柯九思的,九思非常喜爱此词,“书《风入松》于罗帕作轴”。而且这首词也因词翰兼美,一时被争相传刻,而此曲遂遍满海内矣!
柯九思出生于群山簇拥、碧溪环绕的仙居县田市镇柯思岙村。自幼饮神龙瀑之甘泉,或是苍山秀灵之气熏陶之故,柯九思越加才华横溢,艺冠画坛,成为元代著名书画家。天历元年,柯九思游学建康时结识怀王图帖睦尔,不久怀王继位称帝,是为文宗。柯九思即被授予典瑞院都事,天历二年,柯九思升迁奎章阁,专门负责宫廷所藏金石书画的鉴定。经他鉴定收入内府的墨宝有王献之《鸭头丸》,虞世南临《兰亭序》,杨凝式《韭花帖》,苏轼《寒食帖》等。
文宗皇帝又特“赐牙章得通籍禁署”,使他可与奎章阁侍书学士虞集一起侍奉皇帝左右。九思作画,虞集题诗,“宠顾日隆”。虞集在《风入松.寄柯敬仲》中写的“晚值金銮殿”“花里停骖”“书诏许传宫烛”就是当时的实情记述。不幸文宗驾崩,柯九思离开了宫廷,束装南归,退居吴下,流寓松江胭脂桥。“报道先生归也,杏花春雨江南。”柯九思的南归使名士云集的江浙文坛更加活力四放,春意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