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堂昼掩春日闲,中有郭熙画春山。
 
     
  鸣鸠乳燕初睡起,白波青嶂非人间。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恰似江南送客时,中流回头望云巘。
 
     
  伊川佚老鬓如霜,卧看秋山思洛阳。
 
     
  为君纸尾作行草,炯如嵩洛浮秋光。
 
     
  我从公游如一日,不觉青山映黄发。
 
     
  为画龙门八节滩,待向伊川买泉石。
http://s13/mw690/003w1fe9ty6DU6J2Ppy7c&690.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TITLE="三十五 .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郭熙,北宋杰出画家。字淳夫。河阳温县人。家世并无画学渊源,取之造化,天性得之。熙宁年间为御画院艺学,官至翰林待制。宋神宗很赏识他的画,宫中挂了许多他的作品,有“神宗好熙笔”之说。此外,朝廷的多个部门也挂有郭熙的画作,当时学士院的玉堂中也挂了多幅郭熙的画,《早春图》和《秋山平远图》等应在此处,而且是在显要位置悬挂,故尔苏轼此诗首先就写这两幅画。郭熙总结了前人绘画的经验,创“高远”、“平远”、“深远”的“三远法”。为我国山水画的散点透视奠定了基础。
http://s3/mw690/c004c541tx6DBpOhxZwa2&690.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TITLE="三十五 . 离离短幅开平远.漠漠疏林寄秋晚" />
 
 
此诗提到了文彦博为郭熙的《秋山平远图》跋尾,这也是苏轼对伊叟的一种敬爱之情。后来,苏轼由于“乌台诗案”死里逃生被贬黄州,临行时与文潞公话别,公曰:“愿君至杭少作诗,恐为不喜者诬谤”。临别上马,公笑曰:“若还兴也,便有笺云”。足见文潞公对苏轼的一片爱,实如父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