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 . 墨池留青史 ,千古王右军
------ 宋.曾鞏《墨池记》节选
曾鞏,建昌南丰人,嘉祐二年进士,北宋著名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墨池在江西省临川县,相传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洗笔砚处。曾鞏钦慕王羲之的盛名,于庆历八年九月,借好友州学教授王盛请他为“晋王右军墨池”作记之机,专程来临川凭吊墨池遗迹。于是曾巩根据王羲之的轶事,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散文《墨池记》。
王羲之青少年时非常仰慕东汉大书法家张芝,于是他立志学张芝,在此池边用功练习书法,池水都被染黑了,这就是他的故迹。关于:“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古籍记载:“羲之的书法在早期和晚期其风格大不相同,早期书法和好友庾翼齐名,待到晚期作品,则大大的超过庾翼”。“尝以章草书十纸,过亮,亮以示翼。翼叹服,因与羲之书云:‘吾昔有伯英章草书十纸,过江亡失,常痛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王家和庾家都是当时的书法世家,庾家以庾翼的成就最高。年轻时,与王羲之齐名。后来,王羲之通过用功苦学书艺突飞猛进,远远超过了庾翼。开始庾翼并不知道,当他听说自己的学生纷纷转而学王羲之的时候,还责怪他的学生。但后来看见王羲之用章草写给他哥哥庾亮的信,深深叹服了,他给王羲之写信说:
“吾昔有伯英(张芝)章草十纸,因丧乱遗失,尝谓人曰妙迹永绝。今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这说明王羲之晚年的书法己与“草圣”张芝并驾齐驱了。
http://s7/mw690/c004c541tx6BM3lztuS46&690. 墨池留青史 ,千古王右军" TITLE="三十 . 墨池留青史 ,千古王右军" />
可见“羲之之书晚乃善”之说是有事实根据的,令人信服。羲之书法所以“善”也是他专心致志,勤学苦练的结果,而不是天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