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战略:2.不能走进养老误区

标签:
生活健康杂谈 |
前年春天的事了,木兰的同学因为在做养老行业,托木兰去看一处热海附近在售的养老院,在热海的下一站来宫站,看了一下地图那个养老院离来宫站约4公里。木兰打算下车后散步过去看看养老院的环境,来回顶多10公里没问题的...那天先坐车到热海然后换乘伊东线坐一站,伊东线车厢很短就两三节车厢不像东京那样的长龙,但是非常漂亮,车座有面向车窗的可以看风景,乡下坐车人少,空空的….。
车窗边还挂着缝制的香包,很温馨.....。
到了来宫站,下来一看往养老院的方向是座山,就开始上坡了,以为一直走下去就到了,木兰总是凭感觉判断,到了弄不清才仔细看地图,结果走了半个多小时了才发现4公里是到不了的,因为山路是曲里拐弯的,认真把手机里的地图掰大,曲里拐弯加了一下,天哪,等于16公里?来回32公里?....木兰开始东张西望....好不容易看到一个人,就去问:从这里有去某某养老院的巴士吗?答曰:没有,进出是养老院的专车。当然这种山路上也不可能挡到出租车,木兰开始往回走....给我同学发微信说:养老院在山上,山路要绕16公里才能到,这半山腰没有巴士也没出租,我走去也走不回来的,我现在往回走了,得拐回车站去打车…。
他回我说:别去了,在山上就根本不考虑了。
我说:山上一定是山清水秀的,环境还是去看看的好。
他说:误区误区,什么山清水秀,老人到那实质就是收容隔离了....养老院的误区,不必去看了。
之后的聊天里,他说:与正常社会隔离会加速老人的衰老,痴呆....很久以后木兰才理解这句话。
后来去参观了几家都是能行动自理养老院,发现养老院里的做操,都只有指导员一个人兴致勃勃的大声大动作的舞动着,老人们例行公事一样凑合着伸伸胳膊….活动室里的棋牌玩具等也少有人活动,都在打瞌睡或呆坐着喝茶….因为听力下降,老年痴呆程度不同,说话大多是话不搭话….日复一日平淡的日子也没有话题…日趋迟钝衰退。
才明白山清水秀的养老院,老人在那里每天看到的是不变的景色,动作迟缓的老人....进来久了也就忘了外面鲜活的世界…养老院是每况愈下的人群的集体生活…即便是有自己的房间,与正常社会隔离,心灵就失去了新陈代谢....跟我们想象的环境好,有人照顾的安度晚年.....个人感觉相去甚远。虽然节日时会张灯结彩会有热闹的活动,会有老人纯真笑脸的照片....但那都是漫长无聊余生里「瞬间的虚饰」....木兰绝不想老了来这里被收容隔离,无论多么豪华。
以前木兰说我的人生目标是95岁还要骑自行车出门。自然而然大家就说要运动,似乎每天坚持走10公里就能实现。木兰觉得这是个误解,如果只是运动就能实现的话,满街都应该是老运动员们的天下....。骑自行车并不需要多大体力,因为比走路省体力才骑自行车的。95岁要骑自行车首先要求没老年痴呆,然后是平衡能力,还要反应力不差才能应对街上的行人,日本是在人行道上骑自行车:
木兰的梦想:不知不觉的95岁了还理所当然的骑自行车…挎个包包去想去的地方…。
这需要有3个条件:
1.脑子不能坏,司令部坏了就完蛋了,谈不上去想去的地方了。
2.身体要正常运转到95岁,不一定要多强壮,需要的是每个器官的运行都不掉队。
3.心灵要有新陈代谢,才会有想往的地方。
挎个包包骑自行车去想去的地方....这么简单的事,木兰愿意用今生最大的智慧去追求。
******
我楼下95岁的老头,那天早上出门,看到他去扔垃圾,赶快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