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房产股票杂谈 |
续前一篇『股市还能撑多久?』后半截的木兰炒股的故事:
……
木兰的湖南海利,为什么这样的新手却不听劝?硬是拿住了呢?
对朋友的意见木兰从来没有反驳过,也没有说过自己的看法,每次都是:嗯,嗯。
因为在这之前有过很心情没落的经历……。
1999年木兰因为需要,在上海的万科买了一套房,环境非常漂亮的小高层电梯房85平米, 3300元1平米,第二年交房。还给你个进上海蓝印户口的权利,虽然对木兰来说没用。
去售楼处……只是一个房间,没有模型,什么也没有……只有我一个客户。
像财务科一样,他翻开账本,说:你要的条件有电梯,朝南,南北通透,3-4楼的小户型,房型整齐,都能满足。……我就选了楼距最宽的位置买了。
好像是2000年,中远两弯城第一期开盘,上海火车站的下一站,小区大门连着地铁口。
木兰专程回去买房……力劝身边的朋友买!买!买!……1平米4600元。
跟女友说的多了,结果她老公找我:你别跟我老婆瞎戳戳了!有钱做生意买房干嘛?
跟北京的朋友说来买两湾城……她说:我神经了,跑到上海买房干嘛?
上海的朋友说我眼光不行,那里以前是棚户区……木兰强辩说万科旁边的乐购以前是垃圾场,谁还记得?
……但是大家都觉得木兰这个“外来妹”不了解国内情况……。
只有一个珠海的朋友说:代我买一套,你买多大就给我买多大,你买啥房型就给我买啥房型。
结果木兰买10楼,给她挑了16楼……第二年房价就翻倍了,我们俩都卖了。
木兰把成本抽回,因为是借的。拿了卖的利润分成几份首付,在地铁1号线辛庄站5分钟圈内买了3套,后来在万科又买了1套……自己住一套,剩下全部租出去填平还贷。
那时,有个住在万科的朋友,是租的房,木兰又开始鼓动她买,那时万科6千1平米了。
可爱的女友说:你3千买的,现在6千了,你劝我买啊?
木兰说:那3千的时候你在干嘛?
她说:我在恋爱啊,哪有这心思?……总之这个可爱的家伙不买。
几年后等涨到2万多的时候她买了个150平米的,说:耐不住了,钱总是在手上跳……。
还有老同学来上海,领着去看房……猛劝:现在还来得及!才6000!
他说:上海太贵了……。
当时买房按揭,售楼处给你一张歪歪的复印着收入证明的一张纸,我是找闺蜜给我盖个她手里的人事科的章子,空白的交回售楼处,售楼处倒算一下填写个需要的数字……银行按揭就通过了。
朋友开始叫木兰:负婆(因为房贷负债大)……木兰依然在呐喊:傍银行啊!(那时候流行一句话傍大款)银行出8成都不怕,你怕什么?
结局是,在这难得要来的大潮里……没有人回应……木兰单帆孤影在冲浪。
2011年木兰把上海的房子全部卖掉了。
后来,偶尔会有朋友说:你卖的太早了!
木兰一点都不后悔,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
木兰觉得:无论买进还是卖出,只要在山的这一边就行……特别是房产这样的大块头。
买的时候,新房是2成首付,二手房改3成了……木兰自己去找银行交涉变回2成。
木兰都是首付2成,8成按揭……贷款多要控制风险。
总之,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的,股票我有我的想法。
就跟我力劝买!买!买!一样……朋友力劝我湖南海利:卖!卖!卖!时,
我也想回答:别瞎戳戳了。
木兰这样的股市新手,不会跳龙门,也不会在小波浪里翻滚……。
谈股票……木兰根本咬不合齿轮…话题转不起来。
湖南海利……上证大潮退去时,木兰就挥手道别。
木兰绝不是百战百胜……权证里完败,汇市里也是穿越地狱之门浴火重生的人。
这次日本的别墅……木兰是入住第一人,但再也不戳戳周围的谁买了。
让销售人员去卖吧,木兰是管规划开发的。只盼望有个好邻居。
对于它今后是否会涨,木兰没有任何看法可言。
挂在群里的介绍里也明确说:不适合炒房的人。
去讲新时代新理念……依然心情会没落到尴尬。
我想再过许多年这篇文章会螺旋下去……。
在NHK的那些年里,木兰参与的不是国际局的新闻翻译,是深层的长篇专题节目。
受益匪浅的是看问题时:不能跟在事情的后面分析时代的走向,要站在时代的前面的…前面……回首迎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先见之明。
(本来这一篇是想放在微信群里的,但是那个大漏斗一点都不存东西!有博友建议QQ群,木兰没弄过,等我有时间时学一下,再全军迁移……。木兰微信二维码在『海外置业的盲点』的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