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读书笔记

(2018-08-23 16:10:15)
标签:

教育

育儿

练笔

分类: 布点的文字

《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读书笔记

/布点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题记

在《现代杂文的思想批判》中,有一篇文章,它的标题是《<</span>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写给谁看的》。建国以来,在课本中出现的这篇《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师们往往会强调是安徒生对资本主义社会含泪的控诉。诚然,它确实是安徒生的含泪之作,但它所反映的不是革命而是同情与人道主义。

正如作者中所言,“一个人的头脑里不会天生产出以人道主义为人性之最高原则的思想或曰作为人的基本情怀来的。”所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不是给卖火柴的小女孩们看的,而是给那些不为生活所迫的孩子们看的,每当妈妈在床前讲这些睡前故事时,那些孩子们都会留下同情的泪水,正是这样,母亲们把善良与爱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一代一代传承下去,我猜,这才是安徒生写这个童话的主要原因吧。

正是缘此,屠格涅夫才会写《猎人日记》,斯托夫人才会写《汤姆叔叔的小屋》,契诃夫才会写《伊凡洛夫的信》,雨果才会写《悲惨的世界》等等,他们,才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人道主义的发扬者。因为有了他们,人类文明才有了良知,因为有了他们,人道主义的花朵才会在这被战争,疾病,罪恶,洗劫的废墟中绽放。

从孔夫子到托尔斯泰,从佛陀到基督,圣者们都在宣扬爱与同情,只有这样,才能于黑夜中闪烁光明,于绝望中燃烧力量,人类在相互被爱与爱中完成了生命的交接。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