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365 流水岁月(一)

标签:
365岁月生活原创文艺文化 |
分类: 散文拾遗 |
流水岁月(一)
http://s9/bmiddle/bff20a07gdc48dc89d1b8&690
推开窗户,外面已是春色烂漫,桃红杏白,杂花生树,枝头花正开,落英已缤纷。惊诧于这段日子的留白,我只有来到繁华处,迷失于荼糜的花事中,感受这无情流水中的岁月。
春节回老家,在浓厚的亲情包围中回忆儿时过年的美好情事,感受现今村庄的变化,感慨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和儿时玩伴共话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有人生的不易,也有拼搏的艰难,相见的欢愉中衬托着淡淡的忧伤,以至于沉默成了相处的常态。
好像是为了加剧这种忧伤,或许只是下意识的活动,我和大白在走亲戚间隙专门骑车去看了我们的母校,准确的说是遗址,因为那儿已没了校园的影子,只有我们这些曾经在那儿度过了青春少年的昔日学子才能在大片的庄稼地里找出校园曾有过的辉煌。
说是废墟,上面已是麦苗青青,说是校园,唯有一座小庙而已。但当我一踏上这块土地,心头突然一热,双眼就模糊了:这儿是我们七年级的教室,那儿就是大会议室,后面这片开阔的地方就是我们上体育课早操升旗的大操场,旁边是校园花坛和小树林,不愿意午睡的同学们就是在这儿躲过老师的检查,悄悄的进行自己的游戏。曾记得上学迟到了就躲在校门口的大树旁,和检查老师躲猫猫;曾记得上体育课时和几个女同学躲在教室写作业,被生气的体育老师抓住撕毁作业本并且严厉批评的情景;曾记得春天里从北山转来的一位新同学教我们唱歌,“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这句歌词成了我每年春天永恒的记忆。回忆的闸门一泻千里,在大白的一再催促下我赶紧上车返回,就这惹得旁边锄地的老农时不时看着奇怪的我。虽然大白也曾经到这儿读过书,但他是由于父亲工作的缘故只读了一年,当然感情就有些淡了。但也就是在这儿,我们俩开始认识了,虽然当时是属于基本不说话的同班同学,过后也没有印象,真正的相识是在大学里,可无论如何,曾经的同学毕竟有了最初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