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7/bmiddle/bff20a07gdac8f500e556&690 用教孩子学说话和走路的耐心看待成长" TITLE="111@365 用教孩子学说话和走路的耐心看待成长" />
用教孩子学说话和走路的耐心看待成长
和家有幼儿的同事交谈,他们都很虚心的请教我如何教育布点的。我以过来人的口气口若悬河的显摆自己育儿的成功,比如带孩子每个周末都出去和大自然接近,培养热爱自然的兴趣,比如利用半小时阅读时间,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比如定时让孩子完成作业,培养孩子作业按时完成的习惯,等等。
可在交谈的间隙,我突然间心口一痛,我对幼儿时期的布点是那么的关注,那么的陪护,可现在呢,总能给孩子找出好多毛病,诸如不自信,不听话,胆小,做事犹豫不决,感觉孩子变了,变得那么不尽如人意。
实际上,不是孩子变了,而是家长变了,变得没有耐心了。总认为孩子长大了,什么事都可以自己做了,可殊不知,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自己的困惑,都需要父母的帮助。这比小时候更需要了。小时候只需要父母的安排,包办。从幼儿向少年转换期,是人类的第二个断奶期,面对生活,孩子既有自己的想法,又有如何交朋友,如何对待别人,如何学习等多方面的问题,自己不知如何应对,可我们大人却作壁上观,还自以为是的认为这是培养孩子的能力呢。小时候过分的包办,稍大一些就全盘放开,撒手不管,连点过渡都没有,别说孩子,大人有时都受不了这个。
为什么不能以教孩子牙牙学语的耐心,为什么不能用教孩子学走路的心态来看待长大了的孩子呢。
想想,曾几何时,西安的周边公园几乎每周末都有我们母子的脚印。曾几何时,一个词语我用了上千遍来给布点教发音。曾几何时,布点蹒跚走路时摔倒了我扶起来,再摔倒了我还是扶起来,从来没有过一句训斥。曾几何时,每晚的卧谈会,上了一天班后的我再累还是坚持下来,和孩子交流,说学校一切好玩的不好玩的,使孩子对我畅所欲言。曾几何时我家的阅读半小时时间那么的温馨,那么的坚持。曾几何时,我对孩子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慢慢来,慢慢来,妈妈在旁边呢。”那时,孩子在我的眼中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懂事,那样的聪明。
可现在呢,布点拿着不会做的题问我,我会或者不会都先推到他爸那儿去。孩子做出了某种挑战的题高兴的让我看,而我呢居然说你会做就行了别给我说了,我还忙着呢。晚上的卧谈会和半小时阅读时间不知什么时候已悄悄地取消了。问及学校的情况时只问成绩,问和别的孩子的成绩比较。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呢,在学校学什么呢。”“长这么大了,还不懂礼貌。”“你怎么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等等。
世界上有一种孩子是万能的,他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这是我以前极力反对的做法,可居然现在就用了,而且屡次用在布点身上。看看我都干了些什么。
比如上次孩子要报名的事,我完全可以答应下来,给孩子以安慰,这样或许孩子会做得更好,而我却横加指责,断然否定,打消了孩子心中的依靠,使孩子的担心落不到实处,反而让孩子有了后顾之忧,不能一心一意的学习了。虽然表面上看来孩子表决心了,但这会不会给孩子留下心灵的阴影还说不上来呢。
布妈和布爸,得好好的学习如何对待成长中的孩子的需求了。换一种角度来看待,用教孩子学说话的耐心,学走路的心态来对待儿子的成长,儿子就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