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3/mw690/bfed8cb3td77dc3c7bac2&690
中国传统年俗应当传承、传承、再传承,弘扬、弘扬、再弘扬
http://s1/mw690/bfed8cb3td77dbc621030&690
此情此景就是一句歌词“红红火火过大年”
赵县城西一带,每逢正月初十有烤柏灵火的习俗。柏灵即柏树的赵县俗称。每年正月初十,天近傍晚,伴着一阵鞭炮声。每家每户都会在自家门口,点燃一个火堆。这堆火无论以何木、何草、何秸秆作为燃料,但一股柏树枝是不可缺少的。这里面还有一传说
相传上古时代,天上有种叫九头鸟的恶禽。每年的正月初十出来觅食。此鸟的粪屎,落在哪里哪里就霉运不断。因为九头鸟最怕柏树枝燃烧时发出的味道,所以这风俗就诞生了。沧海桑田随着时光的迁移,此风俗已不再是只为了驱赶讨厌的九头鸟,又被百姓赋予更多的意义。
第一‘破旧迎新’的寓意,在烤火时,每家每户都要把不能使用、且易燃烧的东西一并烧掉。如破扫帚、破席子、破筐篓、旧秸秆做的箅子、破麦秸拧编的蒲团等。
第二‘早生贵子’的寓意,在烤火时,刚娶了新媳妇的人家,会早准备一个‘墩儿’和一把大红枣,‘墩儿’就是草编的比蒲团小、高,供人坐的东西。把墩扔进火堆时还要不念叨“烧个墩,添个孙。烧个枣,生个小”。这个事大都有婆婆来完成。
顺便说一下“柏锁”。旧年间,不实行计划生育,有些人家在生育几个女孩之后得了儿子。这儿子无疑就是无价之宝————重点保护对象。为保佑儿子平安无灾、健康成人。一般要佩戴柏锁。用红绳系住挂在脖子上。这柏锁是用指头粗柏树枝雕刻而成,模样如同旧式铜锁一般。但这柏树枝最少要经过一百家火堆的熏烤。串走一百家是需要时间,象征性的晃一下即可。串走百家后,一定要在天明前雕刻成。此事必须要未满十三岁的男孩完成。旧年时,每逢初十烤火之时,便有三一伙、五一群儿童奔走,他们这是受人之托。事成后少不了得到水果糖块等酬谢礼物。
第三‘身不染病,健康长寿’的寓意。在烤火时,老年人最爱大声吆喝“烤烤腰不腰疼,烤烤腿腿不痛。啥地方有病烤啥地方,保管除根”。这堆火被赋予了包治百病得神奇力量。用棉花秸秆做燃料,上面再带几个未开放的花桃。据说这样的火最有功效。还有个名词叫“百病花‘逃’”。
第四就是家业兴旺的寓意。村子里人常说火有多大日子有多大。这火成了财富的象征。因为这个烤柏灵火是禁忌借火的,都要用自家的火柴点燃。
赵县城东好似无此风俗,我采访了几个城东居民,有说根本没听说过此年俗,有说此年俗在他那里早已绝
迹 。元氏县此风俗在正月十二举行,真是奇怪。赵县康贾村与元氏贾村本为一村,此风俗不在同一日举行。康贾村是初十,元氏贾村是十二。据说有些地方每逢年节要烤两次火,初十一次,十六一次。还有说初十叫狮子火,十二叫柏灵火。此风俗流传起于何年代、何区域、具体怎么举行,望有关民俗专家不吝告知。
http://s10/mw690/bfed8cb3td77dcf65cf49&690
耀眼的 火光五彩斑斓
http://s1/mw690/bfed8cb3td77dd5d7b3b0&690
今年正月元氏县城集市上棉花秸秆卖到五毛一棵(一捆十棵卖五元)环卫工人身后不远就是一个卖棉花秸秆的。
http://s3/mw690/bfed8cb3td77ddc54c192&690
夜幕未曾降临,元赵路旁许多工厂点燃了象征财富的节日火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