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是在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之后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学派代表,其最著名的理论是需求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如果用当下的互联网产品和需求理论做连线题,其实不难发现,每个互联网产品背后都对应着一个或多个需求层次。这也反映了“产品都是要从人开始”的道理吧。
那么,现在就分析一下微信、微博、知乎、论坛等等都对应着人的哪些需求。
微信——社交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
微博——社交需求、微博是一种大众传播形式,因此在社交基础上,还满足用户的外部尊重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微博上总会出现人对骂的场景,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观点被尊重,并且不惜采取极端手段维护这种尊重。当然,作为一个微型的博客,微博其实有表达自我的需求在里面,而表达自我又含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在里面。
QQ——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特别是QQ群在建立初期,每个成员都表现的十分活跃,但是当群里的每一个人都十分熟悉之后,大家就表现出没有聊天欲望,前期的交流满足了用户的社交需求(彼此认识),同时用户也有赢得尊重的意识在里面,因此会有很多人在群里竭力炫耀、卖弄等等。
同类软件还有米聊、YY、陌陌等。以上软件有的被称为即时通讯软件,有的是社交软件,两个概念有交叉。
豆瓣网——尊重需求和归属
知乎——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天涯论坛——尊重需求为主,自我实现比较弱
以上的需求只是对于豆瓣、知乎、天涯上的活跃用户,或者说是内容制造者而言的,对于这些软件而言,大家来此并不是找饭吃,也不是来加好友相互认知的,而是来此“炫耀”的,当然这里的炫耀绝对没有贬义,而是说牛人来此只是为了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来获得一种虚拟世界的“尊重”,同时,在表达自己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与自己相似的人,从而逐渐形成一个群体,在网上形成“物以类聚人以群居”的虚拟形态,而许多人在这个圈子里需找到归属感。
京东、天猫购物网站——生理需求
百度、谷歌——生理需求
墨迹天气、去哪儿——生理需求,还包含着安全需求
瑞星金山——安全需求
今日头条、网易新闻等客户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社交需求为辅助
糯米、美团——生理需求
以上的应用主要是生理需求,或许看起来难懂,但是其实与吃、喝等日常生理需求相关的,都算。比如京东等不过是人在满足穿衣打扮等需求时借助的一个工具,而百度和网易新闻等是提供信息的一种工具,信息也是一种以满足生理和心理需求为主的存在,比如股市信息、外交信息、地方政策、与自己相关的学术信息、生活窍门等等都是为了让自己的物质生活更好的一种手段。而瑞星金山、和墨迹天气则都有安全需求在里面,因为人都不想电脑隐私被泄露(否则会遭致不必要的麻烦),也不想出门被淋雨。所以其实也是生理需求,不过也是从反面展现出尊重需求吧。
当然,还有很多产品没有罗列,其实每一个产品背后都满足这不一样的人的需求,这其实也在说明,一个好的产品的存在是必须有卵用的,就像时聆郎满目的商业街上,每一个店里的东西都在满足着不一样的需求,只不过对于许多品牌产品而言,超越了生理需求,附加上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罢了,香奈儿产品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