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衣服》说课教案
(2013-06-25 08:05:42)分类: 教学研究 |
一、大纲的要求:根据大纲的要求,本册教材主要安排了家务劳动和简单生产劳动两方面的内容,第二课属于家务劳动的内容。旨在通过这些劳动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养成勤劳俭朴,热爱劳动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二、对教材的理解:在低年级已经学习了一些自我服务的劳动内容,自理能力有所提高,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和劳动能力的增强,其服务的范围也逐步扩展到对家庭其他成员,乃至走向社会面向更多的人。因此教材1—6课的内容都与家庭生活分不开,属于家务劳动。叠衣服是一项常见的家务劳动,本节课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会衣服的一般叠法,(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理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本节课的重点是衣服的一般叠法,难点是衬衣的叠法。为使学生准确地掌握叠衣服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并熟记衬衣的胸面、背面、肩宽、和裤子的外侧、内侧、中缝等名称和部位,然后利用投影出示操作步骤,教师讲解演示相结合,让学生能正确地模仿每个操作步骤,最后通过自由练习、竞争练习等方式使学生达到熟练。教师要重点指导叠诚意的第二步,示范动作要慢而准确,语言清晰,并让学生重复操作步骤2,以解决本节课的难点。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本节课主要采用示范操作模仿法,并辅之电化教学法、练习法、谈话法等方法。本节可实践性比较强,因此每个操作步骤都要投影出示,同时教师要正确娴熟地师范操作并加以讲解,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学生通过模仿操作学习衣服的叠法,最后通过自由练习、竞争练习来巩固新知。
五、教学步骤的安排:
1、
2、
首先学习衬衣的叠法。A、学生要通读教材7—9页,对操作过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指着自己穿的衣服,认识胸面、背面、肩宽等部位。B教师熟练地演示整个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C投影出示每个步骤,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学生模仿操作过程,同时教师要板书各个步骤的关键词。在演示步骤2时,动作要慢而准确,并重复一次,指名让学生说一说操作的方法,以准确地把握这一难点。
六、板书设计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