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学会育人

分类: 读书有益 |
教师要学会育人
《成长·成功》是著名作家刘墉写给女儿的一本书。书中刘墉以父亲与孩子谈话的口吻,针对生活中女儿遇到的事情,讲述了许多自己亲身经历的和看到的故事,并由此自然地生发出一些道理,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教育目的。整本书灵动自然、简约精粹、叩人心扉,平淡中浸透着睿智,幽默中蕴涵着启迪。可谓娓娓道来、循循善诱,语言朴实、真挚,非常贴近孩子的心灵。
掩卷沉思,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家庭教育。它对于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乃至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今夜会不会是最后一眼”教育孩子要孝顺、珍视亲情;“圣诞老人死了吗”让孩子懂得“施比受更幸福”;“可怕的新老师”告诉孩子要独自面对新挑战;“小姐小姐别生气”说出了“自己控制情绪的人,才能有大的担当”的道理;“当大家脸色不好的时候”教育孩子“人人都有情绪不佳的时候,应该在乌云背后露出你的笑脸”;“你是豌豆公主吗”告诉孩子“面对不同的环境,要用最大的弹性去适应各种状况”。还有“错是对的第一站”、“爸爸不能帮你”、“从跌倒的地方站起来”、“何必再回头”、“再试一次就成功”、“谁能样样拿第一”都一一告诉孩子如何面对失败、如何努力奋斗、如何坚持不懈、如何懂得取舍……
好书不厌百回读。从《成长·成功》这本书中,我反思到,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方法,要学会育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先生不应该专教书,
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修订后首次加入了“教书育人”这一条,就明确强调了教师“育人”的职责,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要学会育人,就要注意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要关心学生,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正蹲下身子,放下架子,敞开心扉,献出挚情,多倾听孩子的声音,多与学生交流。要用真情点亮生命的每一个灯盏,用赞美启迪每一个儿童的智慧,用尊重唤起每一个孩子的尊严。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改正自己的错误。因为“用爱的春风去吹拂,无论怎样的荆棘,都会吹出浓浓的绿意。”
“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教育,是以智慧之“笔”饱蘸情感之“墨”创作的优美动人的诗。教师,要学会育人!
前一篇:【整理】《网络作文》大家谈
后一篇:微博英语——L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