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论坛看到一篇文章,大致意思说:“老师运用红色笔批改作业会严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因为红色的笔有极强的攻击性,它会刺激的让学生把目光落在自己的弱点和不足上,这样会让学生受到伤害,建议取消红笔批改作业。”看到文章后,为了了解大多数朋友对此观点的看法,我在百度搜索了一下,大约有29.800条有关内容,众说纷纭,意见各异。那么作为教师的我,用红笔批改作业该不该取消这个问题,也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看一下红笔批复的来历:
“批考卷,批作业用红笔来源于古代的“朱批”。
相传朱批源于秦始皇,因当时各地上报的奏折太多,如用黑笔批阅黑字奏折容易混淆和漏批,为了提高效率和漏批,秦始皇便在每一份阅过的奏折上划钩表示。后经封建社会的规定,“朱批”只用两个对立的场合,如官员为犯人定刑时可用朱批,另外就是先生批改学生作业或考卷时可用朱批所以现在的朱批被老师沿用下来。
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习惯不是哪一个人说改就能改变的。个人认为,红笔批改作业应该继续沿用,但是我们可以扬长避短,而且,老师要让红笔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1、发挥红笔醒目的优势:
以英语作业为例;
对于学生写得比较好和做对的英语题,教师仍然是采用红笔打勾和写Good、Very
Good等的批改方法。这就等于对学生醒目的表扬、对学生的赏识。
2、摒弃红笔对于错的内容,打上刺目的X(错号)做法,采用一种两全其美的新红笔改法。
对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题,老师不要用红笔打上令人刺目的剪刀式叉号,而要采用用红笔圈圈划横线的方法取而代之。
例如:若某个小地方做错了或者是字写错了,不打X,而是在它的下面画上横线。若是大题错了,就在这道大题的题号上圈个圆圈。学生看到后,就会重新审题,再做一遍这道题。做完后上交请老师再批改。这样,学生很容易知道自己那个地方出错了,而错的又不显得那么刺眼。
新课程教学改革提倡教师要赏识学生。这种做法就是放大学生优点,相对的缩小了学生的缺点。学生很容易虚心地接受这种不见红叉号的批改法
。就像老师委婉的批评一样令人容易接受。态度不生硬,很婉转很艺术。当作业发下去后,学生即知道了自己错在何处,自尊心并没有受到伤害,还巧妙地得到了保护。所以学生会很乐意接受这种改法。
3、用符号、图形代表(对与错)表扬或批评
在学生写英语作文时,如果写的即工整又完全正确,我就会用红笔画三个笑脸的办法来奖励学生。
如果写的工整, 语法或知识错误很少时,我就画两个笑脸(有时画小红花、小红旗、小红五星),同时在有错误的地方画上线或画上方块。学生很容易在此处找到自己所犯的错,从而高效率的改正错题的。如果学生的错误较多,教师就要及时找到这些学生面谈,当面指出错误所在,并且让学生及时改正。
总之,只要教师用爱心去批改学生的作业,笔的颜色都是次要的。
http://s5/mw690/003vOygIzy77qBdJAGwa4&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