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如何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016-12-16 05:16:20)
分类: 英语教学

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可以从多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课程改革注重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这本是正确的,是好的。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否定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则从根本上违反了教育的规律和辩证法。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是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塑造的,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主导性地位是不能动摇的。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何培养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我们应该探讨的话题。

(一)、设疑启智,营造创新氛围

英语课堂教学中每一教学步骤都应多设信息沟,层层递进,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设计适量灵活性较大的思考题,或让学生从同一来源的材料或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积极求异的思维能力。例如:我们在学习《中外节日的异同》时,我先问学生 How do Chinese celebrate the spring festival? 此类问题,学生既熟悉又能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设计此类思考题, 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辩论既调动了学生积极运用语言材料组织新的语言内容,又训练了他们从同一信息中探求不同答案的求异思维能力。还为引出课题做好了准备。

  当学生对这类讨论性问题产生兴趣时,他们会不畏艰难、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给学生创造学习英语的氛围,加强语言信息的刺激,把常用的词短语介绍学生。

(二)、培养自立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素质教育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教育,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能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能力。学生应该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让他们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如何去获得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例如,我们在学习Reading时,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按原答案回答,而我却换成了另外的一种提问方式:

Acording to the title, what questions can you ask about the text using what, who, when, how, why? 这样学生就有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维的时间与空间并提出问题。如《中外节日的异同》,老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What festival is talked about? What are the important themes? Who celebrates the festival? When is the festival created? When is the festival  celebrated? Why is the festival created and celebrated? 以达到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主体性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锐意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的设计和安排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想方设法培养其独立获得知识,创造性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讲句子结构“ sth makes it + adj + for sb to do sth”时,出示一副简笔画有关一位老人正在雨中艰难的走。然后问学生What is the old man doing? Is it easy for the man to walk? Can you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 sth makes it + adj + for sb to do sth” to make a sentence?

  那么这时同学们就会进行guess,通过情境了解含义积极发言,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我们学完How do you study for the test?一课之后,让学生根据如何学习英语来写一篇作文,或在黑板上给出关键词,让学生谈谈如何学习语文、数学、历史等其他学科……。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英语的课堂教学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创新意识,逐步培养其求异创造能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