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如何处理违纪学生”

(2016-12-13 05:43:34)
分类: 教育反思
初中学生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由于年龄的增长,对社会、人和事物都有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初二的学生,他们对初中的学习生活已经熟悉,加上没有升学的压力和青少年特有的叛逆性,经常会违反学校、班级的一些规章制度,如:上学迟到,上课说话,吃东西,不完成作业等….对于这些违纪的学生,如果处理得当得,能使学生悬崖勒马;但处理的不得当,将会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和纠纷。因此,如何处理违纪学生是我们老师经常面临的问题。
  
首先,学生违纪后,老师要让学生明白自己错在哪了。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发现学生违反纪律后,往往火冒三丈,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把学生训斥一顿。其实这样做不利于事情的解决,一是学生会产生敌对情绪,不利于教师全方位了解事情的经过,给处理决策带来困难;二是教师情绪过激后也有可能会采取一些过分的处理方法。因此,学生违纪后,老师首先要做到心平气和,了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态度诚肯地帮助学生分析错在哪里,违纪有什么违害,使他们从感情上认识错误,能够接受教师的批评,从而改正自己的错误。总之,处理学生违纪事件教师切忌态度简单粗暴,否则,不但解决不好这次违纪事件,还有可能造成师生对立,不得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其次,处理学生违纪事件,教师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当然,什么算合适的方法,这要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宜,而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同了。
例如:对违反纪律情节比较轻的学生,让他们上讲台唱一首好听的歌或者讲一个动听的故事。对于违反纪律情节比较严重的学生,让他们用正楷字写一份300——500字左右的违纪心理报告,描述他们当时的违纪心理(注:心理报告书不是保证书更不是检讨书)。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发现这种处理违纪学生方式的效果比以前教师训斥他们明显好了很多。第一:受这种处理方式的学生一般不会对老师产生心理上的抵触情绪,因为他们在上面唱歌或者讲故事时,下面的同学会给他们热烈的掌声,可以说他明他们是在一种很快乐的氛围中受到教育。第二: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唱歌或者讲故事,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他们身上,对他们的口才及胆量也是一个考验和训练;写心理报告的学生要用正楷字来写,间接的帮他们练字,同时培养了他们写作的能力。第三:这种方式的处理,可以令违纪学生的心态朝积极的方面发展,老师还可以发掘到一部分学生的潜能。
 
第三,用"退三进一"法对待违纪学生,让他们虚心接受批评。
  我们看电视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老虎等凶猛的动物在进攻前首先是身体向后撤退,为什么撤退呢?是为了更好的向前进攻!我们批评学生一个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三个优点,此谓之"退三进一"。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你通过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可以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头的大金矿。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虽然学生自己能改变自己,但老师要作的事是放大他们美好的一面,积极上进的一面。当他们受到污染时,为他们除去污汁。鼓励他们积极地面对人生,对自己负责,对父母负责,对学校负责。通过这样的处理,学生会心服口服。也避免了老师和学生之间冲突的发生。
 
第四,以关爱学生的态度教育学生,可以给学生讲一些故事来教育学生。
例如:过去同一座山上,有两块相同的石头,三年后发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一块石头成为雕塑,受到很多人的敬仰和膜拜;一块石头却成为路边石,被人搬来搬去,还经常受到践踏、污损。路边石极不平衡地说道:“老兄呀,三年前,我们曾经同为一座山上的石头,今天却发生了这么大的差距,我的心理特别痛苦。”雕塑石头答道:“老弟,你还记得吗?三年前,曾经来了一个雕塑家,你不愿意改变,更害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你告诉它只要把你简单雕刻一下就可以了。而我那时想象未来的模样,乐于改变,也不惧怕割在身上一刀刀的痛。于是,雕刻家在你身上只是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在我身上呢?锤子砸,钢锯锯,刻刀刻,纱布磨……我经受的改变是你的数倍,我忍受过的痛苦比你多得多,这才产生了今天的不同啊!”路边石听了这一席话,既惭愧,又后悔。
    
     总之,教育违纪学生,要求我们教师要心中有爱,要用爱去包容学生的错误,用爱去融化学生冰冷的心,用爱去给他们奋发向上的力量。因为我们的工作是塑造灵魂的,而完整的灵魂是离不开爱的。教育就是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