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一零七一蛇年日常二零@365

(2025-05-06 22:54:26)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乌鲁木齐 多云  16~27。

压力是无处不在的,孩子在父母那里除了成长的快乐,剩下的就是成长的烦恼,也是父母身上的无形的压力,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关注,不同的担心,但总是会有的,这个关系随着孩子的孕育便牢不可破存在的,只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一致,但总体上是强烈而坚固的,即便那么破裂的个案也从反面进一步正定了这种关系的共同性、普遍性,正因为其的特殊性地位,人们对此都寄予了无尽的情感价值,也体验着性格迥异、情趣大变的夫妇与子女、孩辈的关系,每一个家庭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色,有自己的独到的地方,有无法复制的经历、密码,也许可交流一些普遍价值,而这其中最有价值、最为人们追寻的仍然还是个性化的存在,那些萦绕在家庭为中心链接上的氛围只有成员才知道其中的妙处,才能体会到其中不同其他的滋味,大约这就是社会主体里最小单位家庭的重大价值所在,它为人们提供了私人空间,是防范社会震荡的最后一道组织意义上的屏障,家庭如同一个个细胞保证生命最低层的复制、生产,社会化大生产、大联合都在这个基础上演进。这两日夫人、女儿和我构成的这个家庭就在演绎、经历、体验这样的故事、剧情,深度交流的必要性又一次体现,我们之间的交流是不拘一格的,女儿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在与夫人和我的交谈中反复、曲折,最终都会减轻,消弥,真诚、坦白是家庭交流最大优势,彼此理解、相互帮衬、支撑,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之间生活交流最有价值、最值得珍惜的获得,其他的地方找不到。
这段时间到南门中医院去了几次,中午就在一家附近的民餐厅用午餐,其的家常拌面15元一份,量比较足、质还上乘,主要还是营业地段的差异,游客多、人员流动快的地方价格比其他地方外面用餐要高出20%以上,生意好许多,外地游客一直都对新疆餐饮贵提意见,虽然这边给出了各自的解释理由,不过这里的消费水平超出了收入能力是基本事实,拌面是人们日常消费食品,其价格直接关系到大家的生活,当然会被广泛关注,一日三餐是刚需,硬支出,要在收入约束线以内,超过人们的支出能力太多势必带来人们的担忧、恐慌,现在人们对于外出用餐仍然不能普遍接受,关键还是收入水平没有达到,社会还无法形成良性循环,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在直己家里自己动手解决三餐,家里与外面用餐的差价足够大,人们不愿意支付这个成本,换得的时间、空闲的价值无从弥补支出,这就是现在人们仍然坚持家里用餐为主的经济基础,这个根本如果得不到改变,那么万家烟火就会依然如故,餐饮行业的现状就得不到根本改变,恶性循环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我的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外出吃饭是少有的行为,大多还是家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些家庭收入比较高也习惯于如此,主要还是外面的餐饮达不到高度丰富多样、高效可口、快速便捷的水平,还不如家里来的实惠方便,当然也就没有刺激出他们的消费欲望热情,仍然还是恶性循环里出不来,估计这样的状况还将持续下去直到条件变化。
五一小长假很快就要过去了,这是退休后的第一个春季长假,原来想到疆内自驾几天,可是因为夫人身体不适合,加之天公不作美,乌鲁木齐周边也没有去转一转,过去上班期间有这样的几天连休就早早规划、联系,可都因了值班、开会、出差这类公务而泡汤,五一这样的节日正直一年中最事宜驾车外出远游,没有令人心疼的过路费,气候宜人,待到国企的小长假天气降温了,天山山脉里已经封山了,自驾失去了最佳时机,所以我们对于五一小长假就格外期盼,往往就是如此不如意,命运总会有大量的意外来破坏你的美好行程,将美好的事物揉碎了呈现于人生的旅途,增添一色离散、几分悲凉,让得意尽欢的人们多一分收敛、多一分惊醒,福不可一日享尽,才不能一时耗尽,也许这些命运的安排尽显了上苍对于人类的意志,通过这样的顿挫让人们改一改自己的节奏,停一停自己的步履,可是人们的欲念又要经受多少的煎熬,心疼的暗夜令人痛不欲生,无法实现的梦想化作一只只彩蝶,带走了人们心中的神气,灵魂出窍,今后的时日想必是黯然无光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意给人们的教训只能如是,人生如意只能是一厢情愿,不如意乃是人生十之八九,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抓住仅有的畅快的片刻须臾,莫迟疑不徘徊,尽情享受现在,不知怎样的厄运就会不期而至,就不要想那些总是倒霉的事了,不必担心自己总不走运,拨开云雾见青天总会在明天,谁还能总碰壁呢。
今天因为又要到南门中医院,不想走路,省点儿时间就选择二路公交,这趟车才开通不久,准确地讲应该是恢复,有十几年撤销了一路、几年撤销了二路,现在整合为新二路,迎合了刀郎歌曲里的二路车站和旅游的需要,可能是刚恢复的原因坐车的很少,我们上车时没有其他乘客,过了三站才陆续有了新乘客,现在出门自驾的多了,地铁分流了一部分,坐公交的人主要集中在上班下班的高峰期,宽大明亮的车厢内很舒适,视频、电风扇一应俱全,比起以前不知改善了多少,特别是都换了电动车,绿牌的,噪音小,车况好,乘车体验不可同日而语。街上的游客近日来明显增加,来自全国各地的都有,这段时间里我经常听到川音,来自云贵川的客人比往年增加了不少,这是否证明了这些年来四川、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也许一个地方的人能外出旅行不正是收入、生活水平上升的标志吗?由大街小巷背着大包小包行囊、行色匆匆的打工人的整体形象转变为游历在景区的休闲一族,这样的转身不可谓不华丽,不能说其不精彩,近百年来,四川的巴蜀子弟到新疆的行程充满了辛酸与血泪,一代又一代的川人来天山脚下都背负了沉重的包袱,无不为了生计,为了生存,这才是主流,而能以观赏的心态成群结队地来疆也只是近些年才出现,一生劳碌的蜀乡子弟向来都在为碎银几两拼命,只有现在的一部分人才有这份闲情逸致,来到这寒冷边关看看自己的祖辈们曾经闯关的寒山苦水之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