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一零四五留与来日咀华英@365

(2025-01-11 21:09:25)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5年元月11日 星期六,乌鲁木齐 晴 -14~-3。

昨晚上我以为是周六了,夫人玩笑说才几天时间就把日子搞乱了,我这才意识到星期几对自己不是那么重要了,人要是松下来可真够快的,下意识里已经把这根弦给撤了,要在前几天还时时刻刻地绷着,周末与其它工作日区分的明明白白,一旦搞混迟到早退就不好了,一贯视工作为命的我可不会弄错的,全凭意识里总是重视的,国人的工作观念还是很强的,我们的上一辈把工作看的更重,在那一代人眼里,有工作就意味着吃公家粮,就是跳龙门,逃出苦海,实际情况也是,八成以上的人口都是农民,经济的欠发达,没有机会,能够成为工人都是烧高香的事,所以参加了工作的人都极其珍视自己的工作,到了我们这一代情况有所改变,改革开放以来工作机会增加,人员流动加快,农民进城速度剧增,工作的概念发生了改变,但是工作的时间观念和纪律要求依然十分严格,公务员这样的体制内的占比还是很少,这样的工作岗位有着铁一样的刚性要求,按时上下班是基本的最被看重的行为规范,不管多大的官,不论多大的贡献,时间观念都是一致的,因为体制内的工作大都是集体性活动,军事化的行为方式就需要准时以便统一行动,协调步骤,以至于共同的意志共同的纪律共同的理想,所以在体制内工作时间的把握是一个人很重要的技能和能力,不遵守时间的人不受人尊敬,不遵守时间的人不受人欢迎,不遵守时间的人干不成事,实际上我们的各种的同事之间的关系亲疏好恶中少不了时间这个因素,我就是一个时间控,自己对时间有着严格的把控,不发生迟到早退的事,宁愿自己早一些,绝不能让别人等,常年形成的习惯,都是早到,一旦承诺的时间必定遵守,绝不耽误,比如到政府开会,我一般都会提前半小时到会场,可以与处室的同事交流一下情况,提出一些意见建议,统一一下参会事项,组织活动的时候,对于时间的确定要慎重,斟酌再三,考虑多方面因素综合决定,一旦确定了时间就要遵守,就要因此而部署安排后续的事项,这时候的时间节点事实上的中枢地位,已经确立就不得改变,如果改变意味着失败的开始,失败的结局,所以决定时间时点要谨慎,坚守时间也要坚定,我的很多同事都因为不遵守时间而失去了信任,失去了同事的尊重,领导经常迟到会令人敢怒不敢言,失去民心和大家的信服,同事不守时会失去机会,只能走在队伍的后面,我对不守时的人很不感冒,不少因为不遵守时间而让我失去了对其的信任的同事,在我这里,连准时都做不到的人不值得信赖,约定的时间不按时到达就是懈怠就是不尊重就是傲慢,解释不过是插曲,补救不了什么,有一次一个年轻同事一同出差到北京,临出发到机场,约定的时间他没到,打电话也不接,过了半个小时才到的,当时的另一位送行的负责人是一位老同事,年长我10多岁,他当场批评了年轻的同事,这个年轻干部后来表现的也还好,发展的也不错,估计也是注意改正了自己的问题,不过我对这个年轻同事的印象就留下了,一直就没有改变,总觉得不太靠谱,不认真,改变不了,一般与迟到的对方谈工作就多了负面的印象,好不到哪去,我因时间而收拾过的人几乎没有,而很多人都因为这一点而让我心存芥蒂,这种人成不了好搭档好伙伴好朋友,我很不喜欢和这种人交往,江湖的、庙堂的围绕时间有各种的规则,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则,就是守时,八守时当成尊重对方尊重大家的重要表示,不守时从来都是惹事生非的祸端,不守时是重大分歧和恶性事件的开幕,所以庙堂和江湖都将守时看的很重,世界各地的各种时间的文化,与各种的因素结合起来形成的不同的风格和样式,大致反映了不同的文明和现代化的程度,比方中东人是有名的不守时的典范,他们不觉得守时的重要性,因为他们的资源太丰厚了,竞争在民间基本不存在,大家的生活比较轻松自如,工作上不需要太多的时间规范,世界上的欠发达地区的人们对于时间的安排打理不是那么精细,与其它地方人们形成了文化的差异,时间观念弱,尺寸比较大,表述不精准,行为方式上也不太把守时当成多大的事,约好的时间可以随时的变,或者经常晚点,摇摇晃晃的,穿着拖鞋就来了,人家等的心中冒火,他跟个无事人一样,对不上点是常事,对上号是偶然,这就是人家的习惯,不算失礼,文化就是这样,嘻哈嘻哈,人家天生有饭局,蜜罐里的人,从来都是从容淡定。只要在家精力就集中不起来,这里就不是个高效率的地方,时间在家都模糊了,办公室两个多小时的文字家里一天两天都不一定搞定,这几天就明显地找不着感觉,家里就是舒服,意志被俘虏了,灵感被软柔了,被各种的点分散的乌马长枪,时间被无限地分割成细小的段落,飘飘洒洒地散落在温柔乡里,无声无息,静悄悄地消失在不知不觉中,那种匆匆的脚步只有回眸一刻才有所体会,可是能怎么样呢,人一旦松弛下来,就像把气给泄了,再也举不起来,这就是转折的厉害,也是拐点的特征,有功夫再起却无心过往,那日与同事一并等待宣布退休的当儿,我们谈到了身边很多的人很多的事,一幕幕一场场,过眼烟云般,风光的,没落的,他的一句世事难料就道尽了职业生涯的甘苦,还有什么可以激起这样的韵致来,我想没有了,只有这40年的代价。
无题
时光一去不复返,
良辰美景入梦来,
美梦黄粱一朝醒,
留与来日咀华英,
好汉不提当年勇,
曾经韶华何必痴,
感念此情当追忆,
只为当下全惘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