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一零二四就是这么干的@365

(2024-12-24 20:48:20)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乌鲁木齐 多云 -17~-8。

本末倒置,乾坤倒悬,数据是为了说明事务的,为了表达是科学客观准确的一种工具,可以不同的呈现,可是现在它倒成了主角,陪练上了台面,配角当上了主角,我们的工作的力量配置把数据当成了主要对象,围绕数据安排部署,这可是一个自觉不自觉的普遍的言行了,为了数据错误可以数落下属几天,大动干戈,为了数据准确可以动用巡视的大器,把统计数据列入考核事项层层把关层层考核,数据是重要的,这毋庸置疑,问题是数据的工具作用无法替代事务本身,事务本身才是关键,才是一切的基础,数据说到天上去也只是附属性的存在,工作都没有做,数据有什么价值,事情本身就一团糟,数据上花那么大的精力有什么用,我们工作的主要任务还是把事做好,这个有了,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或者说事情做好了,其他的有没有、怎么样都无伤大雅,数据怎么反应都是其次的问题,是次要次要的衍生性工作,事不做不行做不好不行,数据有没有问题不大、数据准不准确不打紧,对于绝大多数人的绝大多数情形下都应该把精力放在工作上,用在做事上,用在解决问题解决困难上,至于数据的问题交给专门的部门就好了,不能因为数据问题去干扰工作干扰事情本身,那些统计局考核业务部门的方式简直是可笑至极,把统计工作的重要性无限上纲上线这是典型的唯心主义,是舍本求末的典型做法,数据不能作假是当然,是基本要求,这应该有专门部门监督即可,却置于比工作还重要的地步就有些可笑了,数据再重要也不能比数据反映的事务本身还重要吧,统计工作很重要,但是再重要也不能比全社会还重要吧,烙饼再大大不过锅,我们现在发现违背这样的常识的事情太多了,一些部门一些人为了本位主义竟然可以无限放大局部,误导视听,让事务本身失去了本来面目,极大地干扰了工作生活社会秩序,这是极大的错误做法,却又是比较隐形的问题,不宜觉察,纠正起来就更困难,尤其是一些部门打着正义的科学的总是高大上的旗号,扛着上峰的名义,义正词严、理直气壮,具有极大的欺骗性、煽动性,小了讲是本位主义,是缺乏大局观,是以偏概全,是邀功请赏的行为,往大了讲是扰乱视听,是煽风点火,是颠倒黑白,我们的很多人大概不接受这样的帽子,可是事实上这种行为带来的危害可是远不止于此,因为这样的言行只有内部的人才可以发挥作用,也只有自己人才能使得上这么样的招儿,也就是这样的方式是敌人想都想不到的结果,被我们自己搞定了,干了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正因为是内部人自己人干的,危害就更深入、更长久,而且纠正更困难,一些人并不承认这样的错误,他们是认识认知的问题,系统性思维体系性建构的战略层次不够,看问题只能局限在自己眼前的局部的事情上,看不到全局看不到长远看不到将来,这是这类人和这类问题产生的部分也是普遍的原因,将局部放大为整体的错误有着发生的客观原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人的有限性是无所不在的存在,因此强调自己的存在,强调自己相关的存在,也是人之常情,人类克服这样的局限的手段当然是依赖团队的力量,总有先进分子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前景,他们有新的更大的视角,可以把人们带出偏狭偏见,把人们带到高处、别处、他处,换一个视角,换位思考,当然个体的提高很重要,让自己走出狭隘意识的最好的办法当然是学习,是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训练自己的大局观洞察力敏锐性,让 自己看得更高看的更远,所以如果是个人的客观的方式方法问题、能力问题导致的这类问题都可以用能力培养的方式解决,但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是我们的制度层面环境层面的深层次原因,比如我们急功近利的社会功利思想和氛围、评价体系的扭曲不健康、普遍浮躁的心态, 等等,这些都是导致本末倒置问题产生的暖床,那天领导批评一些事业单位的干部坐不住,星期五早早就离开岗位,说一些人喜欢到处找课题,热衷于承担外面的科研项目,对于本职工作却不管不顾、不闻不问,可是这样的人却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晋级晋升、名利双收, 这就是评价体系出问题了,没有一个好的评价体系考核体系,那么事业单位的职工只能从本身利益出发安排自己,他并不需要为自己的利己行为付出代价,相反他的本末倒置为自己赢得了利益何乐而不为呢,职称与工作有业绩挂钩、还是与论文挂钩、与项目挂钩,孰重孰轻,这些指挥棒要明确,要指向业绩,否则也就是现在这样结果了,工作没有什么人热衷热心,借助单位平台搞自己的事倒是热火朝天,想想现在的事业单位有多少都处于这样的状态,多少人就是这么干的。人的自以为是往往都伴随着愚蠢的情绪,人发昏的时候往往是感情用事的时候,利令智昏,情感更是降低人的智商的催化剂,反省那些荒唐的言行,不得不承认只要情感丰沛繁茂之时也就是我们犯错比较多的时候,数数那些为数不多的大错那个不是发生在自己的情绪难以把控的时候,每临大事有静气是那些大人物的品质做派,不受情绪起伏的干扰让自己处于清醒状态是很难的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七情六欲之人哪能摆脱得了情感的沁润,可以有所分寸也就难能可贵了,要是能把情感控制在掌控中不为外界所动可就不是一般人了,话又说过来一个没有情感的人是怎么回事呢?自己不希望这样,他人也不希望这样,社会当然也不能是这样,高情商是理想的人、理想的社会的必要组成,是我们追求的高目标,是我们渴望得到品质、达到的境界,我们都针砭原始传统的人情社会、渴望现代社会,可是我们又如何保留下来温情脉脉、温文尔雅又不失理智智慧呢,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连同脏水把孩子也都泼出去了,美其名曰不破不立、先破后立、天下大乱然后天下大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