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一零零一冬季的北疆@365

(2024-11-28 20:13:53)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乌鲁木齐 晴 -4~-12。

冬季的北疆我已经不是那么熟悉了,连续的南疆驻村已经让我远离了北疆,长期的隔离方式也几乎很少有机会冬季到北疆其他县市去,工作性质也让我更多的到南疆去,北疆涉足较少,这十几年更是如此,不断到南疆出差,到北疆去往往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传统的北疆与南疆有着较大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差异带来的气候的不同,以至于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习惯的不同,生活工作的态度、性格特点的不同,久而久之也就固化了这种差异,南疆人与北疆人还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新疆的北疆南疆东疆三个区域显示了方方面面的不同,东疆的人与内地接壤,哈密、吐鲁番的人更多地向东看齐,接受内地影响大,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比起南北疆都有一些倾向内地,比如少数民族的国语言水平比较高,比较接受汉族的生活习惯,接纳汉文化较早,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有明显的转化,南疆的少数民族聚集,大部分乡村是单一的维吾尔民族,生活空间相对狭小,生活工作仍沉浸在小农经济的氛围,文化交往路数少,他们接受外界的文明的路径单一,传统的思想较难改变,世界文明对于南疆的影响有限,南疆的环境相对不同,光热资源丰富,一年农作物生长可以两季,但是矿产资源较少,工业生产相对薄弱,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较少,相对闭塞的地理,伴随着相对传统的思想,北疆的人口相对少,民族也多元化一些,民族杂居交融较为充分,人均资源相对要多,人均耕地北疆10余亩、南疆不到2亩,矿产资源丰富,煤炭、铁、石油、天然气、铜等,工业体系较为完善,水资源更充沛,人的思想更开放,思维更活跃,国语水平相对南疆要高许多,外出打工的比较多,汉族比例相对更高,流动人口比较多,来自内地的人更愿意到北疆谋事创业,当然这几年国家将转移支付和援助更多地向南疆倾斜,对于南疆的发展给予了特殊的照顾,也一定程度改变了传统的态势,南疆与北疆东疆的差异有所缩小,尤其是乡村建设方面,南疆显然赶上来了,现在竟然有人感叹,北疆已经成为弃儿,长期得不到中央和自治区的财政支持,各方面的建设开始落后了,原来的优势感荡然无存,尤其是这些年加大了北疆人们的危机感,前些年的贷款搞建设透支了北疆很多县市的财政,现在欠款都是天文数字,越是建设规模大的,发展快的,现在越是困难,债务压力让一些地方喘不过气,当然南北疆的差异还是一目了然的,身体力行、触目惊心的,南疆比较干燥,气温明显偏热,冬季北疆严寒可以低到零下40度,南疆最多不会低于零下15度,夏天北疆多是避暑圣地,南疆可是烈日炎炎,高达零上30多度的天数5、60天,北疆一年的农作物只有一季,小麦、玉米、棉花等都是种植一季,所以农民只有半年忙半年闲,南疆则是小麦收获后连种玉米或其他作物,可以复播,一亩地当北疆两亩地用,南疆农民相对就要辛苦多了,一年四季都忙,现在北疆东疆农民外出务工比南疆多、务工质量也比南疆高许多,到内地、到大城市定居买房的多,兼业农民在东疆北疆已经蔚然成风,种植大户、耕地托管等适应外出打工人数多的形势应运而生的各种农业生产模式在东疆北疆比比皆是,南疆还在摸索和初始阶段,农民对于土地的依赖仍然严重,他们的出路相对较少,意愿相对要小,更主要的是素质能力跟不上外出的形势环境需要,人口密度北疆东疆显然就要小很多,北疆人文环境与瑞士欧洲有些相似,乡村与俄罗斯接近,房屋建设风格,饮食习惯也都受邻国的影响,俄式建筑在北疆很多地方都有遗迹,现在的一些建筑风格也还有一些这方面的色彩和格式,南疆就更多地吸收了伊斯兰文化,在建筑风格饮食文化和服饰方面都有体现,语言上的差异也是如雷贯耳,南北疆维吾尔族语言的巨大不同常常被用以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资,经常成为人们逗乐的话题,我就经常听维族同事讲这方面的笑话,他们的体验告诉我们方言不仅仅是汉族人头疼的事,也是他们为之痛苦不已的方面,至于人的性格特征、行事方式的不同、思维思想的差异更是细致入微,就像全国各地的人有着不同省区、地域差异一样,南疆北疆东疆之间也是大同小异,十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音,这样的隔阂当然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形势了,不过南北东疆的差异还是明显的,决定了这种差异的地理位置依然如故,当然现代社会进步克服了地理位置的障碍,但是已经形成的差异不是轻易彻底改变的。全面的解除一个人的戒心和影响比想象的要难,有很多是不期而遇的劲爆,其实在人生道路上遇见的不都是风景,也有不少的是梦魇,有的是忘不掉的伤痕记忆,共同构建了生活的五味杂陈,有些调味品足够刺激,一直都在充当提神警醒的职能,人总是被人琢磨的对象,有些像鱼刺一样如鲠在喉,让人坐卧不安,心神不定,想见到的人也许无缘再见,不像看到的面孔始终都有机会重现,我们都是被结束在各种运动风云中的牺牲品,苟且偷生尚不能保证自己的平安,据理力争不妥协的态度还有什么生存的空间,专门收拾各种的不服是我们社会的特殊功用,一般的存在在它面前都魂飞魄散俯首称臣了,有几个不明事理者非死即伤,冒天下之大不韪者更是天诛地灭遗臭万年,反骨已经从国人的基因中被铲除了,连根拔了人格脊梁的人们只剩下动物的需求,哪里还有非分之想,苟延残喘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