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九九一塔@365

(2024-11-14 23:52:05)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11月14日 星期四,库车 晴 3-11,乌鲁木齐 雪转阴-3-9。

鸠摩罗什塔是新地标,在库车东湖的夜景区域显得格外醒目,塔身以大青砖雕砌而成,塔基为莲花座,塔身呈覆钵形,塔檐仿木结构,上置砖仿宝刹,塔内壁有壁画,内容为佛传故事及佛教经典故事,塔的四周有僧人墓群,有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塔下有泉水涌出,终年不竭,这座佛塔是库车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也是当地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它见证了鸠摩罗什法师在库车传播佛教文化的历史,也是新疆地区佛教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这座城市因为历史地位、文化品位而风姿绰若,现在来自各地的游客依然踊跃,不少也是因为这位佛经翻译传播大家吸引而来,夜色中街道的人流还是丰沛,走下台阶,人与湖在灯影中融为一体,库车的独特风情韵致在月色掩映中风情万种,远古的佛事在人世间重现魅影,在佛家心目中掀起阵阵涟漪,荡起波波波浪。公元344年鸠摩罗什出生在龟兹王族,父亲是天竺国相之子鸠摩炎,天竺自释伽牟尼涅槃以来已经八九百年,佛光照遍五天竺,甚至远及罽宾,犍陀罗,大月氏,大夏,安息,康居,以及葱岭之东的于阗,疏勒,龟兹。鸠摩炎出家为比丘,往龟兹弘道。龟兹当时已经为一个全国信仰佛教的西域国家,龟兹王白纯执意将王妹嫁于鸠摩炎,然后鸠摩罗什出生了……因缘际遇小罗什早早的显示出了对佛法的智慧,7岁随母出家,从佛图舌弥为师,学习小乘佛经。9岁随母耆婆往罽宾游学问道,三四世纪的西域诸国,罽宾是佛光最灿烂的国度,它是迦腻色迦王第四结集的圣地,到处有神奇的佛迹和传说(小乘学者聚集之地)。12岁罗什回龟兹,说法寻访外道经书,一年后在疏勒遇到了莎车王子须耶利苏摩—一个专门弘扬大乘佛教的布道者。“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一切法皆虚妄不实”。小乘佛教来源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视佛陀为大智大觉者,舍身弘法的传教者。乘者,运载之义,指人乘之到达解脱的彼岸。小乘拘泥佛说,执着有我,以为宇宙万物是实有的,求个人解脱。大乘佛教来源于佛教内部分裂时在家信徒安置佛陀舍利的佛塔崇拜,从而形成大乘佛教最初的僧团--菩萨众。大乘主张“法我皆空”,宇宙万物及我皆虚妄不实,修行方法主普度众生,最终目标是证得佛果。将佛陀神格化,偶像化,佛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佛教由北印度传入西域而至中原,最初多为小乘佛教。从疏勒返回龟兹之后,罗什开始在苏摩的帮助下宣扬大乘佛法,并广诵大乘经典。龟兹的小乘佛法根深蒂固,罗什经过一个多月在王新寺论经辩赢师傅槃头达多,升金狮子座,从此大乘佛教在西域各国广泛传扬。司马炎建立西晋后由于贾南风导致八王之乱,晋朝处于危急之中,四周各势力开始建立自己的政权与朝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五胡十六国”开启,人命贱如草,连年战乱民不聊生,战争,饥饿,混乱与血腥。石勒石虎,冉闵,慕容氏,赫连勃勃,符健苻坚依次登场。佛教产生于苦难,释迦摩尼观照人生的真相,发现真相就是苦难,由此悟出解脱苦难之道,才证得佛果,连年的战乱使得佛教的传播更为广泛,在苻坚的治理下前秦“关陇清晏,百姓丰乐”,国力强盛影响遍及于西域、天竺及海东诸国,苻坚对佛教的热情直接影响到当时长安的佛教文化,苻坚信从佛教,礼遇高僧,襄助译经,求罗什而不得,建元十八年(382)九月,车师前部王弥寘、鄯善王休密驮朝见苻坚,游说伐西域不服之者,苻坚遣吕光平定西域,获致鸠摩罗什,建元十九年(383)正月,吕光等总兵七万,铁骑五千,车师前部为向导,陇西董方、冯诩郭抱、武威贾虔、弘农杨颖为四府佐将,鄯善王休密驼使持节,从长安出发征讨西域,龟兹国运衰矣,384年7月,西政大军与西域联军大战于延城城西,杜进在克孜尔石窟找到罗什,在中国佛教史上,出现过许多弘道者,求法者,经历寒暑风霜之苦,高山流沙之险,罗什遭受的苦难,不仅来自恶劣的自然环境,更来自人为的精神折磨,平定西域的吕光,在到达凉州,今甘肃武威,后成为了凉州新的主人,汉武帝之前,并无凉州之名,后匈奴休屠王、浑邪王以地降汉,武帝改周之雍州为凉州,凉州者,盖以地处西方常寒凉之故也,吕光召罗什为其辅政,遇事咨询,欲知吉凶,罗什在凉州一滞十余年,在此期间,罗什通晓汉语,为以后的译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罗什居凉州后期,后秦僧肇的到来让罗什对汉语的字词及言外之意、比兴等象征有了更多的了解,僧肇熟悉东土典籍,言辞雅丽,罗什广博,对大乘小乘法华律部等无一不熟无一不精,罗什指导僧肇广泛学习佛经,诵读经典,这也就是后来罗什翻译经典词藻典雅华美的原因,罗什的余生再也没有回到龟兹,后来一直在西安草堂寺译经说法,公元413年,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在逍遥园火化,圆寂前曾说“今于众前发诚实誓,若所传无谬者,当使焚身之后,舌不燋烂。”公元413年,大师圆寂,荼毗后果然舌根不烂,大师圆寂时叮嘱弟子,要将火焚之后的舌舍利运往凉州鸠摩罗什寺供奉,舌舍利而今还在,世界上唯一一颗三藏法师舌舍利子,所以才有了两个罗什的舍利塔,一个在西安,一个在武威,而库车的鸠摩罗什塔只是现代建筑,后发优势明显,在现今的世界以自己独特的熠熠光辉向近2000年前的文化使者致敬,回望过去,还有几人能被这么想起呢,能被想起的西域的历史名人多以武功战事著称,像鸠摩罗什这样的文化传播、文明光耀者实属不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