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九四八唯有此事古难全@365
(2024-10-21 22:01:01)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4年10月21日 星期一,乌鲁木齐 晴 3-13。
一
当我们要求平等的时候,我们强调共同富裕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讲什么,我们自己并不一定清楚我们想说的想表达的是什么,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性是解放生产力,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程度更高,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他在他的三卷本的资本论里面所论证的基本结论就是资本主义因为自身无法克服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矛盾关系必然走向灭亡,落后的生产方式必然被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取代,而他那个时代背景恰恰是经济发展因为资本主义的衰退造成工人为代表的大众的基本生活得不到保证,衣食住行及其困难,没有面包,没有住房,饥寒交迫中人们的共同富裕的目标就是有面包吃、有温暖的住房住,因而所谓的平等就是围绕这些基本需求的各种政治主张,那么现代社会发展到了新的阶段,西方社会的面包不是问题了,西方社会的住房也不是问题了,人们的衣食住行基本都得到了满足,马克思列宁为其奋斗了一生的愿望应该实现了,可是人们的共同富裕和平等实现了吗,远远没有实现,中国共产党在食不果腹的旧社会一句打土豪分田地的口号就颠覆了社会基础赢得人心,用土地改革方式实现耕者有其田,从而动员了社会的力量实现了改朝换代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壮举,解放后的改革开放也是先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而奠定了其合法性合理性进而开始了波澜壮阔的经济发展奇迹的伟大历程,中国近百年的历史都是在解决衣食住行这个问题上的不同政治主张之间的斗争,那么现今的中国已经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衣食住行基本需求得到解决和初步满足,那么现在的国人的公平得到了吗,国人的共同富裕得到了吗,估计并没有同步实现,仍将是奋斗目标,无论是欧美的西方世界还是中国的东方世界,无论是马克思列宁的科学社会主义,还是现在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还是将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作为奋斗方向和目标,也就意味着共同富裕和公平正义永远都在路上,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内涵,马克思列宁的时代的理想就是面包会有的、房子会有的,到了中国的同时代人们想的就是家里有粮、碗里有饭,到了上世纪80年代就是可以轻易随便吃上细粮大米白面,90年代年就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到了新世界的中国就是有肉吃有鸡蛋供应普遍有自己住房,现在了生活不成问题,有房有车成了普遍的标准,人们的欲望是永远都满足不了的,那么人们所谓的公平是什么,集中在经济上就是所谓的共同富裕,那么从来都没有真正全面实现过,过去的时代没有,现在也没有实现,可以看出每个时期人们所谓的平等和共同富裕都是不一样的诉求,他们的内心所要的就是别人有的我也要有,如果别人有我没有我就觉得不公平,换一句话说,要求公平正义、要求共同富裕一定意义上就是羡慕嫉妒恨的另一个说法,幸福是什么,就是自己的感觉,对于大众而言尤其是国人而言就是比较之后自己有别人没有时的感觉,优势的优越的感觉,所以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比较之后处于优势地位者感觉到幸福,比较之后感觉自己处于劣势便开始了羡慕嫉妒恨,于是主张平等,主张打土豪分资产,说句难听话,所谓的幸福就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主张公平正义是一直更隐晦的说辞,羡慕嫉妒恨一直都有,只要有人就有,因为差别消灭不了,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都在为消灭这个罪孽深重的万恶之源而奋斗努力,可是似乎越消灭越多,都有面包了、平衡了,可是新的没有又产生了,没有车、没有钱,我的钱比不上人家的多,旧的不平等没有了,新的不平等又产生了,相对贫困永远都有,生生不息的欲望,生生不息的差别,生生不息的羡慕嫉妒恨,生生不息的不平等,我们有能力消灭它们吗,实际上,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础就是承认差别的客观性,承认劳动效率的不同,承认个人的利益的不同,并不是靠用传统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而是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先富裕起来,让那些有着积极性和民间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用先进的带动后进的方式,现在的人们实现了几十年前人们的那些美好愿望,而且大大超过了前人的福利水平,可是人们的幸福指数似乎并不见到比以前高,甚至有人还叫嚣今不如昔,当然这样的言论充满了不客观不真实,但是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们的感觉和幸福永远都是相对的差别造成的,过去人有过去人的差异引发的不平等不幸福,现在的人有现在的差异引发的不平等不幸福,大同世界古今同,生而平等人人盼,唯有此事古难全。平等是我们人人都期待的,各种的不平事,各种的不平的人,长期郁结于心,个人有个人的体验,需要具体的事例,平等凸显出来成为一个大题目是人们的感受的普遍性得以集中的结果,当我们感觉到不平等的时候态度和选择的行动很不一样,体现了某种差异性,承认差别承认不平等的现实存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寻求平等,并不付诸斗争模式,用平和的方式,另一种则是不承认不平等的合理性,选择势不两立的态度和激烈斗争的方式,不妥协不后退不谈判,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导致了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也不部分地造成了地缘政治的集团化对抗,现在依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名义上的也好实质性的也罢,两种意识形态的主要根由离不开对待财富的态度、获得平等的方式,以及保证公平的方法、实现共同富裕的方法。
前一篇:匪夷所思九四七若想干事@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