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九三零享受的好时光@365

(2024-10-12 21:34:54)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10月12日 星期六,乌鲁木齐 晴 10-20。

今日银行的催款短信让我破防了,这个月15日如果不还钱就可能被列入信用受损记录,还有两天的时间,我感到很是有些不解,找来办事的同事了解情况,同事到财务部门几经交涉都见不到财务人员,说太忙了,具体管事的人不在,近两个月前的一趟两天开会的出差,根据会议通知派出单位自行负担出差交通和住宿费,288元的住宿票不能及时报销,可能带来失信的结果,而且财务不通知不理会让出差者不知报销的进展情况,只能自己垫钱解决出差费,这样的信息差带来了信用的缺失给个人造成困扰,已经多次发生这样的问题,厅里的很多同事都遇到这样的情况,并反应到领导那里,可是就没有改变,这次机构改革新成立财务管理服务中心也许可以带来一些好的解决办法,这反映的是一个效率的问题,有着制度深层次的问题,也有着人员能力和责任心的问题,还有人际关系和管理问题,我们现在体制内的出差报销可是繁琐,各种的凭证和报销证明材料,各种的审批程序,各种的相关人员的签字画押,事前审批事后审核,不断重复的复核将事务复杂到难以承受的地步,经常的感受是出差本身就是很累很辛苦了,而报销更是麻烦和耽误功夫,总要办的让人后悔出差,发誓不再出去办事了,还不够烦的,本来报销是出差之后的一个结束,是辅助性的事务,现在成为了一个很显眼的动作,劳心劳神的,不加小心都不行,要保证这保证那,要签保证书,感觉出个差就像干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面对各种的审视和刁难,实际上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比较简单,可以学企业的做法,在出差前的审核上把好关就行了,研究决定出差后按照出差标准在出差之前或者同时就匡算好一次性支付给出差者,无需用公务卡结算,这样就极大地节约了报销的程序和时间过程,方便了出差的人,后续的报销就是程序性的事务,简单明了,只要符合财务要求具有相应的票据证明就可以了,不必那么的反复验证、互证,其实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票证的事务上并没有检查发现出来问题,也从来没有因为在这个上面下的功夫而发现腐败和挽回损失的事,所以根本没必要这样的报销方式,应该说现在出差的食宿都是比较规范的宾馆和食堂,交通也都是正规的机票车票,基本不存在作弊的机会和可能性,其他的大都是不存在的项目,简单的报销事项为何会搞成现在这样的局面,实际上是相互的信任出现问题,一级不信任一级,谁都不信任谁,都像防贼一样防着彼此,生怕背锅,生怕被他人占便宜,生怕被他人算计,因此也就这样严格的有些出格、不可思议,领导不信任下属,下属也不相信上级,会计不相信出纳,出纳不信任会计,制度设计上又需要彼此连坐,也就产生了大量的程序化的避错机制和自保动作,大大增加了办事的难度和成本,另一个可以避免这样的局面的措施我们直接否决了,就是引进先进的会计技术系统和便捷方法,会计已经被列入人工智能影响最有可能替代的职业,就是因为它的性质适合规范操作、标准化操作,无需创造性只要重复性,已经有大量先进的第三方可以提供非常成熟的会计审计服务,这已经是世界同行的做法,可是在我们这里竟然执行不下去,何以至此?还是个信任度的问题,领导们并不相信第三方,只相信自己人,这是关键的关键,会计都是领导的红人,领导信任的人,会计需要按照领导的要求履职尽责,有着非同一般的信任关系,可以比较好的贯彻落实执行领导的意图,标准和规范不是领导对于会计的唯一的甚至重要的要求,公开的操作并不被我们的体制和领导们喜爱,财务是单位部门及领导的核心秘密,不需要也不能为外界所知晓,保密原则和需要都决定了财务是不能外包给第三方的,尽管保密等事项也是委托第三方所可以解决的问题,信任也是可以在法律和制度框架内予以很好解决的,但是习惯和长期的惯性思维理念都让体制内的人们对于会计事务有着不同一般的理解,对于第三方服务有着天然的防御的姿态和心理的态度,所以我的破防不是心血来潮,而在于我们的工作效率的整体的低下,并且明明可以提高可以改变,却眼睁睁地看着一遍又一遍的重演,一个又一个的再现,人们习以为常,不为所动,或者换一个角度可以让我觉得好理解一点,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我们这些流水很快都会流走的,平台是王道,他们是永不走的存在,大家都要给予平台尊重和高看一眼,不愿意得罪他们,强龙掩不住地头蛇。前几天又听到一些风声,网络上有人开始放风说机关的食堂要整治了、要关闭公家食堂,不知是不是空穴来风,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多年来一直不断有炒作,每次也没有什么新鲜感,我工作的38年里面,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单位的食堂用餐,1986年-1990年的4年,1990-2000年中的一部分大概5年,2000-2010年中的大概5年,2010-2024年中的12年,差不多24年时间农业厅、农业农村厅是有公共食堂用餐的,其余的年份要么是没有公共食堂,要么是不在单位,现在的单位食堂已经相对正式稳定,当然即便这样也有很多同事并不在单位食堂用餐,有的需要调剂,有的根本就不在食堂吃饭而要在家里和家人用餐,我的一个同龄人就是这样,从来不在单位食堂用餐,我很羡慕他的家人对他的用心,不过我可是不大喜欢自己做饭,也不愿意因为饭而增加家务负担,单位食堂只要有餐可用,我都会积极参与其中,在我看来在单位吃饭是一种不可多得的机会,是一种归属感极强的环境氛围,包括上高中和大学的6年在内,有食堂吃饭的日子都是极大的幸福慢慢的享受的好时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