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八八三@365

(2024-09-19 21:57:52)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9月18日 星期三,乌鲁木齐 晴 13-22。

央视中秋晚会我陪夫人从头看到尾,很久没有这样的了,夫人竟然与追星族差不多,可以把每个节目的表演者都叫上名字,都知道一二三,我自愧不如 ,看个热闹,混个眼睛熟,这台晚会的内容当然算是比较贴近生活,节目艺术性相对凸显一些,相比之下现在的很多类似的节目都不是特别讲究艺术性了,排在前面的因素好几个,比如经济的因素,政治的因素,关系的因素,流量的因素,观看率的因素,都比艺术性靠前的,比如东北振兴的需要,中秋晚会就要首先考量这个因素,落地沈阳故宫,选址就是这个第一,经济的因素当然是涵盖各种广告的因素,投入的资金来源的一方的要求,植入他们的要素,这样自然势必影响到艺术的地位和表现,插入的广告的数量质量都冲淡艺术性,这里的演员阵容占了很大比例,就是引流的需要,就是考虑收视率的需要,唱歌的都是演员,专业唱歌的缺席,只有一两个美声的代表 、民歌的代表,其他都是年轻的演员,这不难理解,有很多是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和需要,需要引起观众的共鸣,演员的号召力更强于歌手,于是这种方式也就牺牲了歌唱的艺术质量,让位于流量和收视率的需要,现在的歌手歌要唱得好,还要有颜值,偶像派的歌手才走的更远,走得到舞台中心,要有人写歌,好歌不多,流行的歌不一定适配晚会的性质,所以纯粹靠歌手不保险收视效果,保证不了观众的热度,引流效果就成了问题,那么年轻貌美的影视剧当红的演员们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两栖三栖的人才也是发展方向,这就是一箭多雕,至于唱歌质量可以通过工具弥补,混声效果已经可以以假乱真了,要是假唱也配合一些就更是无懈可击了,这次晚会的布景还是不错的,故宫本身的建筑美学地位就确定了她的底色,多重的建筑,多样的舞台场面,内外的配比也都显示了匠心独运之处,这也是艺术性展示的重点和载体,都被舞台设计浓墨重彩,集中体现,中秋晚会是较为容易在场景设计上聚焦和创新,满足艺术性与群众性的结合,主题鲜明为晚会提供了最好的艺术展示的基础,围绕家庭团员赏月这样的题目,自古就有传统,优秀的技术表现形式,诗词歌赋舞蹈绘画都有各种的表现形式,有大量的丰富的素材供参考吸收,并且千百年的艺术的熏陶形成的共识共情为艺术的再现提供了良好的情感基础、欣赏基础、共鸣基础,这样的晚会比较容易得到认可,往往被视为少有的可以展现艺术性的活动,每年春节期间的晚会中的由全国文联具备的百花迎春联欢会被广泛好评的理由主要是艺术性强,文化界的大师们群英荟萃,节目经典古朴,有较高的艺术水准,相较于春晚就更自由质朴,其他的央视的晚会一般都是围绕主体开展的活动,往往更重视主体的需要,艺术性并不是最优先考量的因素,往往就降低了艺术标准,而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宣传效果,这里面就有一个艺术与主题的关系问题,一般意义上来讲,文艺都要讲究艺术性,不然就等同于一般的宣传教育新闻报道了,也就是说只要有艺术性的活动都有艺术表现在其中,至于艺术的比重和成分要看具体的活动的主题了,但不论什么主题如果选择了艺术的方式就要遵守艺术的规律,按照艺术的标准和要求来表现主题,艺术的表现的好坏自然也要成为评判的标准,现在有一种不是那么明确的模糊的潜规则,就是将艺术性与群众性、社会性、政治性对立起来的自觉不自觉的意识和言行,一方面是坚决杜绝艺术性的存在,觉得为了政治的、社会的、群众的目标服务的活动不需要艺术性,对于艺术性的追求必然地降低人们的政治追求和社会正面效果、群众宣传价值,也即是艺术性与它们是反向关系、对立的关系,不少人觉得艺术性强的作品政治立场就不那么坚定、政治观点就不那么鲜明、斗争性就打折扣,也就产生了左翼作家、左翼艺术家与右翼作家、艺术家的区别抑或对垒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拉长,实际上都有存在的理由,也都有各自的价值,很多只是切入点和方式方法的差异、区别,这是混淆了工具箱里其他工具的存在和意义了,艺术的方式只是其中的一个工具,也就是用艺术的方式来表达政治的诉求,进行政治斗争,宣传发动群众,启蒙教育群众,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当1930、40年代救亡图存的年代斗争、抗击外敌入侵是主要的工作目标时,当然需要突出政治的目的、斗争的艺术,但是艺术代替不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枪杆子需要结合艺术的方式达到广泛的统一战线发动群众的目标,艺术本身的规律特点是需要得到尊重的,艺术本身的高低是与他的效果的高低正相关,另一方面,一些人将艺术性无限地夸大到无以复加的地位,似乎艺术性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星外文明,不食人间烟火,只强调艺术性,为艺术而艺术,这是不可能的存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需求都没有了,艺术还有必要存在吗,我们现在很多的所谓的艺术活动的需求,比如晚会的举办,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制作创作,大型书展、文艺表演、公益文化活动,各类展会的举办,文物挖掘保护,博物馆、展览馆,文旅活动的举办,很多都是政府搭台企业等其他社会主体唱戏,都离不开政府的组织和参与,政府是这些活动的重要的投资方,提供了需求,那么满足政府的要求和主要目标也就是艺术创作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在这个前提下提高艺术水平并不矛盾,艺术性越高越能起到宣传效果动员的效果,也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产生活实践的原则,将艺术单独割裂起来也就断送了艺术的创新和生命力,当然现在的很多晚会和艺术创作的青黄不接不是二者的关系问题,而是艺术创作本身的问题,传统的艺术方式不适应新形势,新的艺术方式还没有应运而生,空窗期遇上了转型期的成长的苦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