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八七五到底算什么@365
(2024-09-13 21:34:38)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4年9月13日 星期五,乌鲁木齐 晴 14-27。
一
农业农村部门到底是一个行业管理部门、还是一个经济管理部门、还是一个综合管理部门,不管怎么梳理,似乎越梳理越含糊不清,都理不出个看上去顺一点的头绪,最初的农业农村部门就是一个行业管理部门,同时肩负着农业经济管理的职能,曾经一度改名为农牧渔业部就进一步明确了其职能的专业经济部门的性质和地位,那时期还有相应的各种专业经济部门,比如林业部(局)、畜牧局、渔业局等等,煤炭部,有色金属部,化工部,铁道部,机械工业部,等等,一般一个经济领域就设立一个部,一个行业就有一个相应的领导部门,这是苏联国家治理模式的翻版,所以这些设立的涉农部门也都是围绕农产品生产和经济发展开展管理工作,农业部门的内设机构也凸显了主要农业生产经济品类的需要,比如种植业司、畜牧兽医司、渔业管理司,也是按照重要的行业专业管理的思路设置,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几十年,与此相对应农村工作管理交由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农办、农工部,由农办负责整个农口也就是三农工作的综合管理,牵头负责大农口八大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协调,也就是说农办、农工部一直承担着三农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能,而农业部门本身专司经济管理职能的行业管理部门的地位一直都是没有变化的,这种情况从2019年的机构改革开始发生
了变化,那一次机构改革,将一农改为三农,这是最鲜明的特点,就是由过去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改为对三农工作的整体管理,其中一个组织架构的变化就是将农办与农业部合并为一体,不再单设农办,也就由农业农村部门承担大农口的协调管理工作,法理上、组织上农业农村部门成为了一个综合管理部门,不过这时单设的与农业农村部门并行的乡村振兴局承担着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统筹协调牵头任务,而乡村振兴又是整个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包括了三农工作的各个方面都在乡村振兴的涵盖范围,所以事实上乡村振兴局是三农工作的牵头抓总的地位,而农业农村部门还是处于被牵头的地位,只是在原来承担的行业经济管理职能上保持了独立性,其他的方面还要听命于乡村振兴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这样延续了三年,到2023年,乡村振兴局并入农业农村部,农办不再单设并入中财办,到此农业农村部门才算是在法理上、组织上和名义上成为了三农工作的综合管理部门,而不是一直以来的行业管理部门,在定位为行业和经济管理部门期间管理职能的主要矛盾是名不正言不顺,作为行业部门的根本职能任务就是保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以粮食安全为核心抓好农产品的生产,这是最关键最重要的任务,但是往往又被错位地赋予了大量的农民增收、农村建设的大量的涉农事务和工作,实际上被赋予了综合管理的职能任务,而作为行业经济管理部门并不具有这样的能力和资源,经常被领导和其他部门当做整个三农工作的管理者使用和对待,就像一个没有名分和地位的编外人员一样,什么都让你管,什么都关不好、管不了,处于一个被上峰上级领导遇到三农事务随叫随到招呼在身边拿钥匙不管事的跑腿者的十分尴尬的身份和地位,即便是自己的主业也被四分五裂,比如粮食生产是农业部门管理,生产出来的就不归你管了,就像生了孩子就交给人家了一样,粮食生产涉及的最主要的资源耕地、水、草原、果树也不归你管,项目、资金也都不是你说了算,农产品、投入品的供销也不是你能决定的,所以在农业部门工作的人都有一个体会,总在为一些三农工作和任务奔波努力,可是似乎这一切并不是我们自己的事儿,总是处于一个跑农套的角色,总是受到其他部门的支配,总是受到其他部门的领导,总是在为其他部门打工,总是在为其他部门做嫁衣,目标任务模糊、不着边际,不明确自己的主业是什么,不清晰自己的成绩体现在哪里,缺乏边界感和集体意识,现在定位为三农工作综合管理部门了,管理职能的主要矛盾则是小牛拉大车,定位很高大上,由行业主管部门上升到了综合管理部门,可是工作思路和理念没有相应的调整,相应的资源和配置没有跟上,缺乏相配套的支撑体系,比如现在工作安排和部署基本是过去的延续,行业产业工作依然占据主要位置,粮食安全和农产品生产仍然是重中之重,乡村振兴工作在农业农村内部打转转,牵头抓总体现不出来,三农方面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并不明确,边界并不清晰,其他部门并没有认可农业农村部门的综合管理地位,比如内部机构设置并不能与职能协调,各司局工作苦乐不均情况比较突出,有的相对单纯,主业凸显,有的事项太多,工作太重,相互之间交叉重复,像种植业管理局、畜牧司与乡村产业司在产业发展方面就严重交叉,就像套娃一样相互套,比如科技事务,国家层面相应做了调整,科技部的农业科研职能整体划转给农业农村部,而很多省区并没有相应调整,这给工作上下对接带来困扰,同样情况包括了一些职能调整后的农业农村部门的资金项目保证、人才资源、科研技术、项目管理咨询、社会事务管理和服务组织等的支撑体系并没有相应的转移过来,造成没有腿没有资源可用,大量的事不会干、干不到位,比如人员配备和能力并不适应综合部门的要求,很多还停留在专业技术层面的思路和思维惯性,对于战略谋划和制度政策能力不足,对于总体把握和综合总结的意识、认识、站位不到位。
前一篇:匪夷所思八七四黄芪没有了@365
后一篇:匪夷所思八七六压力测试@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