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那么好的事一九四@365

(2024-08-29 22:40:29)
标签:

365

读书

文化

2024年8月25日 星期日,乌鲁木齐 晴 19-30。

近日又把几本老书翻了出来,毛毛的《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以前看了不止一次,也当成工具书查找过一些片言只语,这次是有所触动想再看看,一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和历史很多都模糊了,需要重温,就像排雷游戏,点一处一片都亮了,很多的史实性情节一旦触摸即刻明了,所以很快就释然了,用了一个晚上的几个小时,一个半天就把两本书都过了一遍,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似乎一夜就跃然而至,历历在目,也许这就是重温的效果,记住那段历史,我们经历过的,有着深切的感受,一个人的品质早已铸就,历练的是其外形光滑的程度,近期人们通过各种的渠道探视风向,自以为是的编排各种的版本,实际上是各种思潮的集中反应,各种出版物也都是其中的代表,

同步在央视播映的电视剧《走向大西南》,恰逢邓小平诞辰120年,里面的内容可谓丰富多彩,解放、接管、改造、建设大西南的丰功伟绩,可以一窥小平的工作风格和魄力,实事求是、雷厉风行的作风,具有战略眼光、文武双全、文韬武略的帅才,精打细算、精准定位的建设行家,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和解放军指战员,战胜重重困难,促成民族团结,顺利完成剿匪征粮和土改抗灾等其他社会改革,迅速恢复工农业生产,兴修成渝铁路,和平解放西藏,完成了由解放到接管、由改造到建设大西南的丰功伟绩。1952年,党中央决定调邓小平到中央工作。经历了解放大西南、建设大西南,服务团的干部、战士和朴素的青年知识分子用牺牲、奋斗写就了壮丽的青春之歌。该剧以电视剧的形式回顾这段历史,通过鲜活的人物形象、跌宕起伏的剧情让观众更加清晰地看到一代伟人邓小平高超的领导艺术和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看到他对国家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坦荡无私的博大胸襟……西南地区虽获得解放,但长期受国民党反动统治,又是贫穷落后的多民族地区,各种问题极为复杂。经过敏锐观察和缜密思考,邓小平迅速理清思路,将千头万绪的工作归结为“90万”“60万”“6000万”。教育改造在西南解放战争中起义、投诚和被俘的90万国民党军队;把人民军队在西南的60万战斗队迅速转变为工作队;发动和组织西南地区7000万总人口中90%以上的基本群众,把工作重点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