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那么好的事一九三@365
(2024-08-23 22:56:21)
标签:
365读书文化 |
2024年8月23日 星期五,乌鲁木齐 晴 19-28。
一
鬼神故事由于真实性的问题一直都不太被看中,近些年来它们却有些抛头露面,比起其他的作品更被人们关注,比如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就是有些虚幻的叙述倾向,笔下也是一些鬼怪、荒诞故事,不能用正常方式表达,用形式上的不堪代表生活的难堪,回避现实的真实,很多作家都寻找这类的表述灵感以丰富自己作品的文学性,魔幻、神秘、世外,这样的好处当然是回避了真实性带来的拷问,多元化的取向带来的各类的解读和理解的丰富,文学具象也就更具深度,神妙莫测,现实主义写作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时代结束后,其他的写作潮流开始被人们看中上了台面,占据了主流,鬼怪故事本来就是古人的长项,人人都可以参与,文学创作也多引用民间的这样的兴趣和接受方式,把鬼怪放入创作的内容,赋予新的形象和内涵,赋予鬼怪人形人性人社,是古人创作文学作品的主流,西方的古希腊神话故事,东方的传奇、民间文学都离不开这个主题,过于懵懂和未知领域的广泛存在,人们的恐惧和无知需要这样的表述、表达来安抚、慰藉,这种文学方式为人们认可和接受,借助神和鬼来状述人间,成为普遍,文学回归现实生活与人们从鬼神世界回归理想世界一一对应,人们终于需要用真实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用自己的双眼看到的世界来理解世界,文艺复兴和思想大解放大革命带来的冲击,一切归于自然,平民思维,平民思想,都呼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自然也就需要转变叙述的方式,表达的方式,一大批关注人、以人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占据主导,关心人的命运情感诉求的文学家艺术家诞生,欧洲的,北美的,中国日本等的现代化进程伴随的文学就是平民化现实化的道路,我们现在接触的接受的大量的经典作品都来自这个时期,都是围绕现实问题的现实中的人和现实中的事,用的都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文学与现实从来没有这么靠近,就像油画之于实体、照相之于现实,而艺术和文学向来都要强调文学性、艺术性,所谓的艺术、文学来自生活而要高于生活,于是总有一些要脱离现实和生活的倾向,以示凸显文学性、艺术性,于是意识流为主的标榜为新艺术新文学的叙述方式开始流行,当然卡夫卡的荒诞性叙述另当别论,他借用超现实的形象,但主体是现实生活,这尤以一些欠发达地域的作家们为代表的作品通过诺贝尔文学家奖这个途径方式获得特殊的地位为助推器流行开来,地域性等同于文学性的人为标准的确立大大地让文学回潮了,一些欠发达地区的作家习惯地用荒诞的事务和方法表现现实和自我的探索,他们的这种方式与他所代表的民族性、地域直接相关,而他们获得诺奖的现实标杆作用就是鼓动了国内的一大批作家效仿他们,并以此为荣,我们可以看到国内有代表的现代作家们的这种十分明显的倾向和模仿的痕迹,他们对此都好不讳言,即便是现实主义作家里面也有这样的作品尝试其中,王小波的作品里面就看到各种的怪诞人物情节,非人的存在,超脱现实的存在,即便是沈从文的作品里面也有这样的作品,鬼怪也没有缺席,这里面也都是现实的反应,仿佛用真人真事似乎无法表达,只能借助鬼神的脸谱来行人事,可有一些难言之隐,就我所观察体会到的,他们的作品里面,这类作品和有这类情节的作品都算不上他们的最优先的作品,荒诞等同于用讽刺和幽默来状述现实,用诙谐隐晦来诉说人事,可以有,也可以有很好的作品,可要将其作为主流本身也就有些荒诞了,我们的四大名著,《红楼梦》排在第一,然后依照荒诞程度依次为《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那些纯粹鬼怪的东西不可能太靠前,上升到经典的优等生位置,才子佳人也好,鬼怪狐仙也好,它们都是相对现实有些距离,方法有些隐晦和脸谱化,艺术的色彩多于现实的需要,艺术遮盖了现实真实的光彩,有形式大于内容的嫌疑,当然艺术和文学的走向还是要取决于人们的取向,《西游记》的再次火爆源于新形式的展现,与内容不相关,继续挖掘古典、经典汲取营养培育出新的增长点,推陈出新一定可以大有作为,不过因此而要恢复文学的旧日气象,让人们回到欣赏鬼神妖孽的时代不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已经不是个别人的特异功能,辨别文学与现实的距离不是问题的现今社会,人们怎么会还需要那么晦涩的表述方式来叙述表现和认识社会呢,鬼神荒诞再次的爆棚大概率是娱乐引发了人们的兴趣,虚拟现实技术加持人工智能游戏而已,借助古典文学作品里面的形象增加辨识度知名度引流是也,哪还有文学其中呢。看不懂的就是好作品,有人调侃说现在很多文学艺术作品就是为了调动眼球,不是为人们欣赏,我怀疑还有没有文学创作这个行当了,要不是还能见到一些经典的传统的文学杂志的名字依旧存在,都不是怀疑而是确认无疑了,文学存量里面被人们使用的大有作为,而新的作品还能被冠以文学的名义的不知道所剩几何,但凡可以被称得上作家的现在都是老名字了,各种综艺节目和大型艺术活动见不到新人愿意被称为文学家、作家示人,也许还有一些,但不愿见人,文学家、作家远没有以往显赫的声望和地位,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需要引导,实际状况是最好的导师,文学也许还会存在,而且必将辉煌,不过一定不是以原来的模样和方式,应该与其他艺术合体、合流、合作,兴许有一番新天地新气象。
前一篇:匪夷所思八四零值得一试@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