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那么好的事一八五@365
(2024-07-25 23:08:30)
标签:
365读书文化 |
2024年7月21日 星期日,乌鲁木齐 晴 18-29。
一
不少的书都涨价到我的极限,那天在网上看到一些售书视频,开箱显示的书价格都是50元以上,算不上什么特别的那种,很平常的那些书,要是特装书就更离谱了,动辄几百元,上千元的,我也不买不接触那些高质量的画册之类的书外版的书,所以都是国内的市面上的一般的纸质书,我不会去上那个当,可就是这50元的价格在我的心里构成一道屏障,这个价格是我心里对于一本书的最高的限度,天花板,我的现在的所有书单本超过这个价格的为数极少,屈指可数,我记得的就那么几本,有特殊性,其中一本是傅高义的《邓小平时代》,我尝试了几次想等待有机会打折,可是都不成功,又很想看看这部当时的大作,就买了,76元一本,还是平装版,再一本就是乔布斯传,也是高于我的心里价位,不过等了两年了打折后还是高于50元,无奈那一阵很想看看,也就破例了,也是平装版,后来发现还有一点瑕疵,因为没有多余的,只好这本了,其他超过50元的书我买的基本没有,跨过这给数字就成为问题,当然也就当成了心结了,多年以前这还是可以容纳大部分的纸质书,后来就越来越缩小了购买范围,50元从天花板的位置变成了腰线位置,越来越多的书高于这个价格,50元开始变得普通,一般的书的价格都居于这个水平了,突破了我的书的天花板,似乎也不好提升这个心里价位,所以可选择的书也少了很多,买书会少很多,这不已经减少了,几个月一本书都没有买,几次到书店挑了书付账时退却了,主要原因还是折扣后的价位不理想,可是纸质书价格不断上涨势不可挡,要实现买书自由的理想靠什么呢,不知道,每次看到买书拆箱都羡慕,据说都是出版商出版社免费的,也有土豪不在乎银子的,几千几万地买买买,只要贵的不要好的,什么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就是有钱人给自己一个借口,书用来装点门面,附庸风雅的工具,就像墙纸、木地板、地板砖一样,用来烘托环境和氛围的用品,书的性质改变了,看那些有免费送书的我有几分羡慕,他们有什么值得出版社出版商这么对待的地方,好像靠流量靠为书写读书文案,就是广告了,也算是一种交换,那还是一种本事,我佩服他们,怀疑他们的动机也就怀疑他们的读后感之类,他们的动机如果不是这么的单纯和利益,也还是一种雅事,早年间的那些文人墨客请人为自己的著作题辞写序当然是广告的含义,书出版后为自己做过此类事的友人寄去一本留作纪念,也算是回馈,估计很多大师靠着这样的方式可以以文换来不少免费的赠送的书,这是很好的一个办法,文人之间的交流和交换,免去了一些麻烦,读书人用这样的方式换来书柜的不断丰富的食量,写书人借助名家的提携换来了名声鹊起,各取所需,其乐融融,彼此心照不宣,至于现在大面积的商业出版运作,通过一些软广告植入式广告的方式,书的价格被资本加持一跃冲天不断突破,商品属性越来越明显,文化科学属性越来越淡化,这是我想要的东西吗,钱并不讨人嫌,可是让书香也满身的铜臭味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君子固穷,君子不言财,这样的文化传统还是有影响力的,不过统治地位不再,要求人们固守这样的道德底线已经找不到坚定的信奉者队伍了,有一些零星的表现就是不错了,我不是苦行僧,对金钱没有清高的抗拒心理,从来没有将文化和君子与铜臭味对立起来,相信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书、读书也离不开市场,离不开金钱,部分内容也是需要市场方式解决,那些动辄彪出钱不是问题、钱可以解决的事就不是事儿、对钱不感兴趣这样的话的人,我对于他们这样的信口雌黄嗤之以鼻,不需要钱的是什么人,看不起钱的是什么人,不把钱当钱的是什么人,都是不知柴米油盐贵的贵人,都是不知天高地厚的衰人,都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这样的人和我就不是一路人,我学不来他们,所以出版书的人不要把我当成他们对待,我可是很看中书的性价比,太贵的书上不了我的书桌,当然我不是什么嗜书如命的人,也不会给书市带来影响,但是像我这样的读书人不是一个两个,十个八个,而是成千上万的读书人的绝大部分,那么像对待那些腰缠万贯的人一样运作我们这样的读书人就不见得灵了,不要指望我们为了一本书倾家荡产、不惜一切代价,就像街上看到一位美女,绝不会不顾一切上去,多看两眼会的,其他的不可能,约束线就是在那里放着,买书也一样,收入的约束线灵着呢。我最喜欢的一次单位发的福利是受到了一张200元的新华书店的购书卡,很多年以前单位都给职工搞福利,一般都是送一张超市的购物卡,那一次单位送的卡是用来买书的,不知其他人作何感想,我是满欢心的,用这张卡买了几本书很是开心,体验了一把用卡消费的快感,那个时期正是书价不断攀升的节骨眼,我对于书的痴迷正浓厚,可是工资要办的事太多,买书的预算正吃紧,这张卡有点雪中送炭的意思,后来再没有受到这样的购书卡了,估计那次福利方式并不受欢迎,单位领导总结了大家的愿望就放弃了这样的作法,从那以后我每次在书店买书付款的时候都会想起那次经历,幻想我什么时候买书可以不用考虑钱的问题,买那些精装书,那些限量版,买那些成套的书,又想如果真要是那样的话又会怎样,书于我会变成什么,那样的我对于书会还有现在这样的感觉吗,患难见真情,平常有至味,书现在是我的一个陪伴,一个知心朋友,一个知音,都是用真心用真情一本一本陶来的,用心捂热的带着我的体温的钱才配去换取他们。
前一篇:匪夷所思八零四真相与策略@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