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七九二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365

(2024-07-06 09:19:01)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7月6日 星期六,乌鲁木齐 晴 16-30。

发现问题有些是皮毛,有些似是而非,有些不着边际,真正的问题的发现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准确把脉是望闻问切的辅助手段和工具,它们共同的目的是把病症找准,把病搞明白,对症下药,最后治好病,病人康复,这个过程中大量的资源都集中在了找准病症的过程中,也就是大部分的力量都是把问题搞明白,这个工具那个医疗器械,这个检查那个抽验血液、尿液,甚至骨刺、微创等等,都是要找准确问题,越准确越好,等问题搞清楚了,后面的就简单的开方抓药、安心治疗,结果也就指日可待了,如果问题很明白,那么疗效也就很哇塞,其他工作也都是这个道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里有工具的意思,也可以说是采取措施前先把问题搞准确,把问题整清楚,越是重大问题越要行动之前下功夫在问题分析研究本身,所谓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就是在研究问题 就是不断推敲问题的方方面面,把问题掰碎了弄细致搞准确,正面反面都看看,前面后面都瞧瞧,不到最后都可以一直这样下去,反反复复来来回回,把问题研究透分析透,在这个基础上再考虑决策和后面的措施,我们现在很多的工作做不好不都是措施不得力、不是资源不到位、不是人们不努力,不少都是前期工作没做好,决策前的准备不到位,把问题搞错了,烂尾楼避免不了,工程干到一半干不下去了,工作到中途没有下文了,很多事弄着弄着就没了音讯了,何也,在下决心前没有把问题弄准确,问题没一个定型就开始行动了,看到的都是一些表面现象,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把一些错误信息当成令箭,把一些不靠边的捕风捉影当成了真实情况,对于问题的判断失真偏执,由此的决断还能有好结果吗,显然是幼稚可笑,我的工作经历中碰到大量的问题都是没有彻底搞明白就被领导和上级决断决策采取措施行动了,这样不断叠加起来衍生出来更多的问题,后面的问题都是因为前期问题的不当处理,都是没有将问题搞清楚贸然采取措施而产生大量后遗症,由后面的人再来处理,比如现在的地膜污染问题很大程度就是前面几十年推广地膜栽培技术过程中没有研究清楚地膜的危害的一面而大面积推广,只强调地膜的正面意义,不考虑其负面影响,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决策基础,就是没有把地膜的两面性搞明白,进行科学实验和论证,不是一边实验示范,一边分析其利弊,总结正反两反面的教训,推广的同时要坚持治理相结合,采取措施避免污染的扩大和持续,控制污染于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典型的极端做法,说好的时候什么都好,说不好的时候什么都不好,没有一个科学的态度,没有一个客观的态度,一味地鼓励,对污染不管不顾,几十年下来农民养成了只使用不治理的习惯,政府要治理地膜污染花费成倍的成本也治理不好,再比如有毒农药,前面不经过相当时间的检验和必要的危害性研究分析测试,就开始大面积推广用于一时的病虫害的治理,可 是时间长了危害却日益积累,发生一些环境和卫生事故后再来治理为时已晚,又如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底层逻辑都不清楚,甚至是逻辑关系混乱的情况下,不经过慎重的研究和广泛的讨论征求意见就开始大范围推行,并以政府主管部门的名义强力铺展,结果是被社会各届抵制,花了大量的行政资源和人财物效果很不好,反过头来看,这些个决策的过程就是错误的,简单的没有把问题搞明白的决策,后面的措施都是建立在问题不清的基层上的,至少是没有足够谨慎的态度,没有科学的实验和推广的急于求成,一边倒的舆论和政府推动,对于负面作用没有足够的重视和相应的措施,这些问题要到几年几十年后再来从新认识,危害已经足够大,影响已经全面深入,后悔药没有了,治理等于全面的否定,花费巨量的成本,一些事项已经是无法挽回的损伤了,所以总结这些技术推广过程,技物结合的大量技术推广方式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试验示范,对于危害性要给予高度重视,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风险,也就是先要把问题想的深一点,全面一点,要先试试,把危害想多些,应对办法要跟上,时间拉长一些,试验要有广泛的代表性,决策前推广前一定忌讳只好不坏,报喜不报忧,越到后面越要注意负面的影响,对于不利因素给予足够重视,对于那些有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品种、新装备、新模式、新产品的推广一定要谨慎再谨慎,行事要缓慢而不要加速,慢慢来不要紧,急速前进中途发生问题就麻烦。问题总是不断产生,从来没有停歇脚步,彻底铲除问题是幼稚的想法,我们力图把问题研究分析尽可能全面就是未来想要更完备地解决问题,解决相对更好一些,这也是相对的,实际上问题一直都在解决的过程中,因果相连,环环相扣,大都离不开一个基本事实,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不可能一下都看透,不会什么都明白,后来者总会挑出前任的毛病,发现一大堆的新问题,这就是现实,人们尽量避免后悔可总是后悔,悔不当初,有些是可以避免的问题,有些是人的疏忽造成的,当然也要客观认识新问题的产生不是前面的错,而是新形势下的新情况,理清这些因果关系很难,也往往行不通,只有尽力行得通,最受欢迎,挑刺的毛病不受待见,什么人都不喜欢刺头,问题解决的如何倒在其次,尊重彼此更有必要,所以后人怀着敬仰的心理对待一切遗产,解决遗留问题而不问前因后果,担心因此而造成矛盾和不快,也因此而难以真正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