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七六七此地大见功夫@365
(2024-06-14 21:09:50)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4年6月14日 星期五,乌鲁木齐 晴 16-29。
一
人给自己找借口并不容易,借口当然不好找,关键是不会、不喜欢、不习惯,借口的核心和目的就是拒绝和否定,找借口需要能力、需要反应、需要后续,一般人都不是那么容易处理,看到那些张嘴就来的借口就不得不佩服可以这么天衣无缝的拿出这么有水平的借口,尤其是自己可以随机应变、随口便答,借口又是那么的贴合舒服还得到认可达到目的,找借口不简单,没有两刷子办不了,借口是拿不出来了
,高质量的借口还要顾及方方面面,轻重合适,前后得体,平衡而和谐,不可能穿帮,不可以被否决,不能因为应急而不管后面的死活,经得起推敲,经得起考验,想想都可怕,借口当然是有几分真实客观,但是一定有几分虚掩在其中,不然就不是所谓的借口了,要考虑自己,又要考量对方,要看实际情况又要看主观需要,既要不按照要求的去走又要给出合适的理由,困难可想而知,弄不好是要遭到灭顶之灾的,不是迫不得已尽可以避免使用找借口这种工具,所以很多人面对的情况是不会找借口,对他们而言很多情况下找借口有点难了,找不到合适的借口,不喜欢找借口也许就是一个褒义词,对于那些愿意承担任务敢于担当者而言不找任何借口回避任务和责任,而是勇敢直接面对,只要有需要就勇往直前,这当然值得肯定,这里面的不找借口就是敢于工作敢于面对,不拿借口给自己当挡箭牌,不留余地,这也有另一面,就是直截了当表达自己的否定意见,不是以借口的方式而是硬刚、硬怼,恐怕这样的方式就另当别论,也就是不给对方台阶,甚至不给对方尊严和面子,连借口的遮羞布都不需要,借口都不用找,直接不执行,直接撂挑子,不给任何理由,这样的情形下不是不会找借口,有能力找借口而不找,就是不装了,什么称病不见、什么条件不具备不干、什么有事来不了都不说,就是直接的不见了、不干了、不来了,什么病、什么忙、什么事这样的借口都隐去了,无理由拒绝,翻脸的节奏,不习惯找借口就是还有其他处置的方式,有替代方案解决否决事项,觉得找借口有些低级了,这样的处理方式有着更高层级的需要和条件,也就相应地有更高级的能力和资源,他们不是简单地以借口的工具否决对方,大概要以更有智慧的方式解决不同,结果
都是否决,都是不执行,都想拒绝,采取迂回的更柔性的更有说服力的方式达到目的,方式有多种,工具有多样,不同的方式和工具有不同的条件和匹配的资源,也许针对不同的拒绝和否定采取不同的应对才是正确的,比如对于那些重大问题不宜采用直接的否决,比如对于那些重要决策人已经明确态度的事项不可以明着反对和拒绝,比如即便用借口的方式也显得唐突和硬刚了,这时候的有自己来充当拒绝的一面就会导致重大的冲突和重大的损失,引发无可挽回的局面,此时最好的方式当然是有集体的共同的拒绝的方式,或者更上佳的方式便是由对方自己而不是他人否定自己的决策,这个难度何其高,需要的条件和资源需要何其多,需要的操作技巧何其妙,所以已经不简单是一个操作和一个场景,应该是一系列的精妙安排和一系列的场景形成的同频共振的效果,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因素共同作美方有机会促成这样的美事,让一个有地位有影响的人改变自己的想法更正自己的东西,让一个人否决自己的深思熟虑的决策,人间难得几回闻,所以这样的情况只能见于那些大人物大场合大事件,只能在历史长河中零星闪烁,可见可遇不可求,现实中的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借口当成自己的家常便饭,更不能连借口都不用直接硬刚,既要会用借口的方式又要善于把控借口的力度和分寸,把借口用在刀刃上,把借口用到必要的拒绝上,把借口用在对方可以接受的程度为止,借口不能用的太多,就像不能事事拒绝一样,借口太多的人不会受欢迎,决不能成为借口多的那个人,不轻易动用借口,动用借口也要考虑对方的感受和接受程度、接受方式,找借口也有高低之分,是一门艺术,把握分寸和火候是借口的两把钥匙,用得好可以免去灾害,用不好会引火烧身,借口是一种装饰涂料,不是核心胜似核心,借口的遮羞布作用保留最后的颜值,让否定和拒绝多了一层面纱而削弱了几分杀伤力,避免了直接的暴力和血性的肆虐,埋下挽回的余地,借口的艺术被许多人秀的炉火纯青,到达了巅峰的风光无限,可是毕竟是借口,披上任何的彩衣也改变不了借口的身份,是借口就意味着否定,这是改变不了的。短短的几天的陪同客人的事儿,就会得到一连串的拒绝,当然拒绝都带着不好拒绝的借口和理由,这里面有职场游戏的成分和纠葛,这里有轻重缓急的工作安排和先后秩序,这里有人情冷暖晴雨表的知冷知热,有的借口冠冕堂皇,有的的借口直截了当,有的借口勉勉强强,用借口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门,谦卑地递送的,不见面不知会的转交拐弯的,试探行不行可以改变的,有很多的理由和借口是根本无法不准予的,个别可以改变的得不到执行或者部分采纳和准予的理由和借口基本
都是可以商量的前提下,这次活动中也仅有一个借口部分地成立为理由了,双方都让步了,达成了谅解,反倒是增进了解的桥梁,客人的借口还是要当正当理由回应,此时的借口都是场面上的礼仪、谦让风尚的遗响,别有一番风景和风味,不可或缺、不可太当真,悉听尊便,从善如流即可,此地大见功夫。
前一篇:匪夷所思七六六两相宜@365
后一篇:匪夷所思七六八寥若星辰@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