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七零八等着他的帮助@365

(2024-04-15 13:22:02)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4月15日 星期一, 沙尘  14/23。

没有发芽的葡萄这次终于有了进展,出差三天回到宿舍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看看院子里的葡萄,首当其冲的就是那几棵行前没有发芽的葡萄是否有进展,当看见弱小的绿芽破壁而出露出新意的时候,我由衷地为他们高兴,一直担心是否安全的过冬的心事终于可以落地了,有苗不愁长,只要发芽了,就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就说明经过三年的移植终于成功了,喜事一桩,值得玩味,院子里面的桃树苹果树盛花期已过,不少开始凋零,气候没有大的起伏,坐果较好,比起去年要成果率高许多,应该是一个丰收年,到几个县市了解的情况与我看到的情况都证明了今年的小麦长势良好,苗齐苗壮,叶色深绿,普遍好于去年,同时墒情较好,病虫害轻于去年,预计收成普遍提高,这就是一个农业工作者所关心的,常年的习惯,一切都围绕农业丰收,看问题想事情干工作都离不开地里的庄家、村里的事务、农民的情况,干什么吆喝什么,在哪个山头唱那首歌,一点儿都不假,今天升旗仪式后几位农民找到我反映他们流转地的2023年承包费没有兑现,他们的耕地2021年承包给一个大户,一亩地700元,21年22年的承包费已经兑现,兑现期是每年的12月,23年的至今没有兑现,这个村有700亩的土地经过高标准化改造流转给外来的大户承包种植棉花和粮食作物,我几次问农户和村干部都回答说兑现了承包费,去年的情况如何需要再核实,是全部都没有兑现还是部分没有兑现,为什么没有兑现,是什么问题,都需要摸清楚,土地流转是大势所趋,现在已经蔚然成风,这样的好处当然很多,提高了耕地利用率,提高了整体效益,这是最大的好处,另外是提高了农业现代化水平,规模化经营、规范化种养殖技术、标准化农产品,这些都是农业现代发展的特征,一旦实现将彻底改变农村面貌,彻底改变二元结构,彻底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将迎刃而解,这就是我们埋头苦干,百思不得其解的大问题,是我们复兴之路上最大的短板,是我们需要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和赓续奋进的特别付出才有可能实现的目标,而在南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有其特殊性,在这个实现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曲折和路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探索,我这次到几个县市看到大量的耕地都连片了,小块农田变成了大条田,都上了滴灌,这是土地流转的前提条件,标志着这个过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我也看到农户周边大量的一些零星棋盘似的小家小户的耕地星罗棋布,听到一些干部和农民的疑问,比如失去土地的农民将更难管理,他们将会成为问题制造者,比如耕地被集中到大户后如何保证农民的耕地承包权、使用权,他们的利益如何得到保障,比如耕地及其周边农业设施设备的维护由谁来负责,比如承包土地的周边的杨树的灌溉设施和杨树的死活由谁来承担,水渠由谁来维护,地膜治理主体是承包的农民还是二次流转的主体,还是村委会,等等,这些问题大量存在,可是由于流转使得问题更复杂更困难而得不到解决,这是一个十分迫切需要破解的难题,政策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牵涉的人和事很多,面临的情形又很多,都需要指导和引导,教育和普及,正是由于这里的农民的沟通能力比较弱,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不足,所以参与流转的信心不足,愿意把自己的土地流转出去的人就比较少,严重影响了流转,当然这里面更基础的问题是农民外出打工的比较而言还达不到较高层级,离不开乡村土地的保障支撑作用,所以从心理到思想到行动都跟不上全国形势发展进程,尤其在一些相对落后的乡村和边远散的地方,农民依赖耕地农业为生和精神寄托土地的生活方式还是主流意识和文化偏好,如果盲目打破传统的蓄养网络将会破坏生活生态和精神世界的稳定,将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因而宜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不要齐步走,而要分阶段分步骤分层次地逐步推进的节奏,坚持自愿的原则,坚持引导结合鼓励的原则,稳步进行、稳妥推行,防止过快过猛过急,实际上土地流转的程度和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成正相关,也必须视其变化发展进程而推进,这是基本的态势和方向,不顾环境和整体社会发展的程度单兵深入都是极大的风险问题策源地,农村农业农民本身就是社会进程中的稳定缓冲地带、行业、身份,是社会曲折发展过程中可以退守的蓄养过渡区,理应放慢速度等待时机,而不是冲在前面冲锋陷阵。农民是世界上最接地气的群体,他们拥有最智慧的头脑,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先天基因而是因为生存环境使然,严酷的生产生活环境将他们锻炼成为了这样的群体,不然他们是无法存续下来的,一个体制内的大学生一定比不上一个农村的农民的生活生产能力,一个农民靠几亩地养活一家人,一个大学生几千元工资养活自己都十分困难,一个农民既要会种地,还要会养羊养牛养鸡养鸽子,既要会家里的一切生活设施设备的维护和调养,还要会外出打各种各样的工作,可以说一个农民没有几把刷子就无法生存,反观一个大学生的工作人员会什么呢,一旦丢了体制内的那份工作基本就失去了生活来源和生活能力甚至生活信心,更大的差别还在于对生活的态度和信念,面对困难一个大学生的处理方式一定是求助家人和父母,除此之外他们别无选择,而一个农民他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他们有着天底下最强的适应能力和处理困难的能力,因为没有人可以帮助他,他得不到其他人的帮助,更多的人等着他的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