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六七六@365

(2024-03-15 11:00:54)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3月14日 星期四, 多云 3/18。

这里与千里之外的乌鲁木齐的天气还是比较一致的,相互配合,那里大雪,这里沙尘阴天,整个天空都是昏黄一片,今天却不一样,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春和景明,其暖洋洋则已,我们度过的是一个难得的明朗鲜亮的日子,有些忙碌,有些多事,也许显得有些杂乱无章,有些不着边际,可是都是必需的事务,避不开的事务,不得不去处理各种的困难和问题,只有去面对,只有去直面,只有去克服,所以就这样了,有负韶华,没有其他选择,我们面对的形势总是很复杂的,不是一个两个面,而是多面,头绪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多个,要想单纯一点,存粹一点,我们就搞错了,因为找不到这样的事务了,都是复合多面的,都需要综合施策,都要综合施策,都要组合拳,这是形势所逼,没有绝对的是与非的界限,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的界限,没有绝对的好与坏的界限,似乎都是模糊的了,似乎什么都是混合的了,似乎什么都是亦真亦假了,那么处于这样的混沌状态,人们又是如何寻找到自己的安身立命的根本呢,至少每个人都是一个矛盾体,言行和精神都有两面性,都在构建自己的体系、平衡自己的身心,让自己解脱于这样一个矛盾的社会,越是复杂的社会,越是渣乱的世道,矛盾就越尖锐,这样的分裂就愈加强烈,对人的考验就越剧烈,人面对的冲击就愈加大,当然每个社会都不是存粹单纯的,都不是透明简洁的,一个繁荣昌盛的盛世年华,人们就更开放些,社会也就更简单些,风清气正就更昌明些,一个黑暗的社会自然就更容易造成人性扭曲,更容易让人处于两难境地,更容易让人精神分裂,更在多的矛盾重重,人就会更复杂些,人就更矫情些,拐弯就会要多些,曲折就会更常见些,这让我想起屈原的经历,想起史家司马义史记中的那句出于污泥而不染,举世皆浊唯我独醒,在污泥浊水的世道还有这样的空间供良人栖息吗,如果都是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勇士,那么国人焉能有现在14亿人之巨?很多的清规戒律都是时代的产物,有着不同时期和不同大人物的特征,本身打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旗号,打着为了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幌子,可是具体的旗帜下面的操作有些龌龊不堪,制造了新的不公平不公正,制造了新的冤屈,歪曲了事实迎合上级,不顾现实迎合了领导,按下葫芦浮起瓢,鲜活的事项需要鲜明的应对,而规则的落后并硬性对标对表导致的是新的作假、新的复杂的花样翻新应对,比如现在的上级文件和领导的要求一旦形成具体指标就成了硬杠杠,就是最低标准,于是各级各部门都为了这个标准而努力行动,项目资金宣传动员齐上阵,结果是都如期完成了,都是保质保量完成了,这可能吗?常识告诉我们不可能,各地各级都应该是差距明显,因为各个地方的条件不一样,完成的应该不一样,应该有超额完成了的,也有没有完成的,这才是正确的,可信的,可是没有这样的情况,事实上是领导和上级的要求和指标成了标准,都必须完成,当然是口头上完成,是报告上完成,实际就不一定了,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作假,没有完成就要被追责,而且上级领导布置任务的时候一刀切,条件好的是这个标准,没有条件完成的也是这个标准,那么那些条件差的只能作假了,不做假马上追究责任,作假还有机会蒙混过关,大多数情况下作假的成本比讲真话说实情小得多,我们现在很多的工作都面临这样的情况,如果完全按规矩那么很多事没办法做,而要变通则可能面临违规的责任,有些情况可以技术性回避,有些情况或者大多情况是无法回避,所谓想方设法就是绕过规范,如果不这样事情就落空,就被视为能力不足,不但当,就是躺平不作为,帽子一大堆等着呢,到底是曲线有所作为还是按规矩墨守旧制考验每一个体制内的人,时时刻刻,大事小事,实际情况比这复杂的多,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各种事项纠缠在一起,各个角度都有着自己的理由和利益,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原则和游戏规则,他们都不是统一的而是割裂的,他们都不是协调的而是冲突的,他们都不是道德和感性的高尚的而是利己的,都要权衡利弊,都要趋利避害,而很多时候是看不清的,这些日子看913事件的一些资料,就在思考,很多当事人的命运,除了极个别几个核心人员外,大多数人是不知情的,他们都是为了执行接班人的命令而感到光荣自豪,副统帅的命令还有问题吗,他们怎么能区别这里面的是非曲直,他们有这个能力和素质吗,所以让他们叛逃事件负责就很不合适了。现在很多情形与此相似,不具备条件的任务要想方设法完成,不符合规定的事要做,不做不行,做了也不行,需要攻坚克难的时候要不讲条件、要敢于担当、要勇于创新,事情结束了,却要杀回马枪,秋后算账,于是这里违规了,那里不符合要求了,不容分辩,不容解释,不问曾经的条件和背景,而是套用固定的条款制度规章,于是什么都不合适了,甚至什么都不对了,实际上这些规矩已经是清清楚楚的存在,可是之前要按照这些条文就不应该来办这些事情,可是前面动员的时候没人提这个,过后再来算账,这样的行为方式合适吗,那么怎么办?很多情况下被委以重任的时候并不讲条件,做事的过程中发现条件不具备,发现一些漏洞和问题,一边做事一边亡羊补牢,但是先把事做好是首要考量的,尤其是一些特殊任务一下紧急情势下不得不采用一些应急的做法,这样就免不了考虑不周,就免不了手续不全,就免不了临时措施,做到个问心无愧,其他的也就听天由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