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六六六吃力不讨好@365
(2024-03-04 17:27:21)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4年3月4日 星期一,
晴有时多云 -1/8。
一
上次与一位朋友聊及工作队的工作时,说到特有的困难和问题,他主动说每个工作队人员都是各个单位临时抽调的,都有临时观念,听起来是一个部门,一个厅局的,可都是队员脾性各异,性格各异,习惯各异,之间都不熟悉,以前也许从来没有见过面,大都是点头之交的那一种,领导也是临时的,没有明确的附隶属关系,等稍微熟络了又都渐渐要离开,所以都是半生不熟的关系,面对特殊的环境和工作多少有些不适,又是些新手,很多还是城里出生,对于农村农民没有什么接触,没有多少感性认识,也没有什么理性认识,大多数对于基层工作缺乏探索精神和责任心,对实际业务也没有什么积极性,所以要把这样一个团队带好很不容易,特别不好领导,作为团队领导的队长就感到困难,没有什么手段可以应对各种情况,调动积极性、处置各种突发情况、管理犯纪律队员需要的工具和资源都是缺位的,所以导致了及其不正常的状态的存在,工作靠自觉,事情靠自己,管理靠哄,问题靠躲,一些不太有经验的队长就出现了的各种矛盾拿不出办法,致使一些问题浮出水面,公诸于众,成为了众矢之的,变得不可收拾,现在的干部年轻化很是到位,60后渐渐退出历史舞台,70后逐渐登顶担当重任,80、90后占绝大多数,他们的素质较之前辈有高出的地方,比如普遍的高学历,硕士博士在体制内很普遍,家庭条件优渥经济负担轻,顾及父辈影响工作的较少,可是他们的短板十分明显,比如大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普遍的以自己为中心,比较自私,不太习惯合作,不愿意冒险不喜欢负责,千方百计躲避各种危险,普遍缺乏家国情怀,对传统文化和道德嗤之以鼻,极其强烈的逆反心理,对自己别开生面,对他人精益求精,对自己不管不问,对他人百般挑剔,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若关己千推万躲,这些要在具体的工作中体现的更明显,尤其是面对一些重大工作急难险重事项时就凸显出来,说一步动一下、催一下挪一步,没有主动积极承担,没有积极想办法出主意,没有冲锋在前享受在后,自己的利益一点都不能少不能受损,稍有不合适、少有不舒心翻脸比翻书都快,可以动员自己的一切资源来维护这一点减损,只可以比他人占便宜占上风不能比他人吃亏被委屈,不然就十分沮丧、十分叛逆、十分不爽,容忍不了自己范围认可之外的任何不一样,所以他们难以承担重任、不可能委以重任、不能被相信有着深刻的原因和理由,就可以理解这个社会人们普遍的担忧,他们是否具备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值得怀疑,如若没有更好的措施改变还真是一个问题,看看现状,看看周边年轻人的作为和他们的所思所想,或者领着他们参与一些工作就更有体验了,十有八九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难以成事,难以成就大业,他们都趋于离散,他们都趋于内敛,他们都趋于利益,他们都回避风险,这些不是他们独有的,但是他们更将这些不利于团结、不利于创新的品行推向普及和极端,也就是他们把人类的劣根性发扬光大到了极致,而这些都是关键的起到重要作用的方面,记得一位老朋友说过,他认为几十年后中美之间的最大差别来自人的差别,现在国人都住在高楼上,都是几点一线的宅家的方式生活,没有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渐渐失去了人性中很珍贵的接地气的那一方面的素养,相反美国的孩子都是住在大院子里面,一个有着各种功能的环境中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修草坪,扫院落,喂动物,家具的完善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养成动手和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要平台和方式,反观我们的孩子都是圈养在家中,只知道学习、只知道吃饭睡觉,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似的生活,他们的意志品质得不到锤炼,他们的良好品行得不到施展,他们就像宠物一样被家长们管在房间,这样差异化下成长的孩子差别不大吗,听了朋友的担忧我不得不考量现在的社会所面对的很多的现实问题,在体制内聚集起来的我们的人们各怀心事,目的就是混过一两年镀完金各奔东西,所以什么都是得过且过,没有什么其他的希望,倒有一大堆的不懂、不会、不理解、不知情,他们越来越像乌泱泱的机器人,简单的取向,一致的趣味,一直的趋利,无心无望,无力无胆,没有血性、没有人性、没有余地,一个个上了发条的钟表不停点,按部就班,与时间之箭并行于没有尽头的平行线,自己喘不上气,他人插不上手。艺术的魅力来自细节,不论是文学还是美术都是细节展示这方面的高光高手,所谓典型性就是细节的无限放大和细部品咂,一切的味道都来自不断从隐秘的微观世界中挖掘而来,摄影雕塑都是抓住了一瞬的精彩而奠定艺术品位,电影电视更是集中一切生活生产社会的细节的某些侧面而吸引人们,可是一个人的艺术欣赏力和创作力并不是后天挖掘的,一切的美的艺术的品味需要独到的眼睛去发现,要在具体的生产工作中有艺术美学的成分本身就是艰难的,因为平凡的心灵不会触及艺术的精彩,也没有欣赏艺术的欲望和眼光,面对这个事实一些有着艺术品味的人似乎有更多的痛苦和烦恼,他们不能实现艺术与产品的结合,割裂的商品与艺术的关系让他们分裂了自己的思想和言行,所以那些探索将商品及服务与艺术和美结合起来更好服务社会并得到价值的企图必定是艰难的旅程,在一些人看来多少有些自讨苦吃,在另一些人看来就没必要、没可能,还有一些人看来这是吃力不讨好。
前一篇:匪夷所思六六五事微见著@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