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六五二又上了发条的钟表@365

(2024-02-19 23:31:56)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2月19日 星期一,乌鲁木齐 多云有微雪 -25/-17。

这次休假基本是宅家模式,散步一直都没有安排,今天因为要办事,顺带又恢复了锻炼姿态,走路上万步,零下25度,还有微雪,这应该是乌市这个冬季最冷的纪录,路上行人都是冬装紧裹,羽绒服、厚棉服、皮衣、貂皮,各人冻得红彤彤的脸庞和鼻子喘着粗气,都像是一个蒸汽机列车,不停带着自己穿行在蒸汽中,留下一串串轨迹很快消失在视野中,地下的冰雪总是清理不干净,连续几天了庞大的专业清雪队伍不停清扫,社会力量也在努力,可是这场降雪量比较大,不像往日那样温度上升快,消融的占多数,这次就不同了,温度持续在低温,滴水成冰,需要实打实地将街道每一片雪花清理出去,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街道的角角落落都还有一些积雪存在,这样的突发极端紧急状态下力量就显得明显不足,现在下雪就是命令,马不停蹄地连续清雪,一般情况下交通不受大的影响,下雪时保证车辆同行正常,两天内主要交通道路要清理完毕,一周内市区主要街道全部恢复如初,这在之前是做不到的,冬季结束了清雪任务要持续到春季才彻底结束,现在依靠机械化专业清雪队伍实现了明显改变,过去是全面动员,责任到单位到具体的人,清雪是每个公民和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任务很重,单位,家门口,街道都分了任务,下雪后组织开始清雪是几乎一两个星期就有一次的重大任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很多单位后来每年都批出专门预算用于雇人清雪,渐渐地由全民扫雪变成了雇请专门人员扫雪,近十年开始一般主要道路和街道都由市政部门组织专业力量扫雪,基本是一条龙作业,清理的又快又干净,下雪给城市带来的困扰由此变得无足轻重,我十年来基本没有给自己的车安装雪地胎也是因为对他们的极大信任,下雪的当天不用车,一般情况下下雪的第二天道路的雪基本就清理完毕,一周后全部恢复的路面没有积雪,所以雪地胎用处不大,很多朋友都在冬季换雪地胎,又花钱又费事,给自己带来很大的麻烦,我感觉不必要,主要是基于现在清雪能力很强,城市交通在冬季可以畅通无阻,过度的保险措施没有必然的要求,主要还是怕麻烦,车用的不多,可是维护车的各种事可是多如牛毛,简化一些手续,够用即可,代步工具无需过度的关注和下大功夫,安全驾驶和适当养护以及良好行车习惯之外都可以随意一些,今天走走周边的街道,发现多年没有贯通的大巴扎与南边的地下通道重新打通了,路面也经过了维护,周边的面貌焕然一新,大概十年了这里都是乱糟糟的,给大巴扎这张乌鲁木齐的名片抹黑了不少,诟病的这么长时间一直都不解决,足见城市管理的落后,反应的滞后,花不了太多的钱,之前就有通道,只是新的市政建设而破坏了,稍做功课就完成的事硬是拖了十年之久,每次走到这里就念叨这个事,心里就批评市政一次,有些难以理解,实属不该,就是这样的事发生了,到通讯市场转了一圈,人声鼎沸依然,看来这里的地位没有变,问了几款常用平板和手机的价格,感觉有些偏高,二手的电子产品本来是淘宝的机会,可是价格都很坚挺,没有吸引力,想把用了几年的手机电池换一下,问了两家修理柜台报价基本一样,100元,差点的70元,没拿定主意也就放弃了,等下次再说,我这红米note7用了5年,性能还基本没有什么卡顿,就是电池不行了,充满后半天不到就完了,需要持续充电,电池不能备用,只能专业换,如果像店面人员说的那样花100元换了电池又可以用几年还是划得来的,不过原来的经验告诉我换电池后一般用不了一年也就不行了,原装的东西质量还是有保障些,说实在的,一部手机几千元,用几年就报废实在有些浪费,看看机子还是如新的感觉,没有什么损伤,像我这样的主要是打电话刷视频的话,功能完全可以满足日常需要,所以还是想能延长手机的使用周期,时尚没有必要,比拼没有必要,够用即可的我这些时间不愿意换机,都在苦苦寻找机会延长手机使用年限,前面打听到可以换电池,今天证实了,下次回来就试着换电池了,如能实现所愿那我一定坚持使用下去,正确打破常规使用年限,想想都觉得应该,操作起来也是更加理直气壮,回到家的路上发现有些过了饭点,肚子有点饿过了,赶紧从包里拿出一块奶糖剥去糖纸放入嘴里,此时要及时补充一些能量,不然会出行低糖症状,今天已经是过了正常吃饭时间几个小时了,还没有明显的低糖反应,所以吃了奶糖后十分钟到家基本没有明显不适,夫人和女儿已经准备好午餐,我觉得午餐很可口,夫人说今天的战斗力挺强,客观上是饿汉好打发,身体需要已经发出了强烈的信号。已经是结束春节假期的第二天了,恢复上班的人们开始了新的热闹,一切都像上了发条的钟表按部就班地律动起来,碰到几位同事都是从办公区往另一个会议室去的,准备开会,匆匆打个招呼就忙着走了,来不及的样子,好似有千斤重担等着他们去担负,休息了几天的人们还没有来得及完成转变习性就又回到了匆匆模式,补觉是不可能的,春节这样的小长假对很多人是另一个战场,料理家务事、了却感情事、平日来不及处理的事,都要在这个节骨眼儿去处置完,实在是有些勉强,不比工作轻松,所以过节也跟打仗差不多,轻松不了,对于一些人而言上班倒更像是休息,不愿休假回到狼窝虎穴受那份罪,忙于工作可以忘记家里的烦心事、糟心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