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641体检@365

(2024-02-11 21:44:37)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4年2月8日 星期四,乌鲁木齐 阴 -15/-8。

凌晨7点多就醒了,8点起床,8点半出发,9点到达体检中心,按预约有护士引导确定体检项目,包括十几项的必选项,可以自选的几项,花了一个小时完成了体检,在餐厅用早餐,B超医生建议我再检查一下膀胱,餐后又喝了两碗奶茶,又在自动购货柜购买了一瓶农夫山泉矿泉水,让我实现了第一次货柜自动购物,11点半回到B超室检查膀胱,完成了这次体检,算是抢救回来的本以过期的体检,原计划的今年的厅级干部体检几经变化最后截止日期终于把我排除在外,定于元月31日截止,我无法返回乌鲁木齐,前面有关负责人向有官方面做了专门说明,争取了也没有结果,也就只好放弃,不成想昨天来电话说找了朋友又可以了,让不要吃早饭,空腹到体检中心,这次统一安排的体检价值1500元就是这样被挽回,多少有些意外惊喜,看来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不到最后一刻都有可能性,所以不要轻易放弃,体检中心基本都是为集团购买准备的,体制内占了绝对比重,那么这笔开支是如何运转的,存不存在浪费,一年一次有些多,过度体检带来的效益递减,体检中心与体检对象是市场的运维关系,而本身却又是半官方机构,独立核算的企业管理,这些本身是混合经济管理方式,这些都是难以管理的存在,可是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一种格局?公职人员这些年死亡率较高,英年早逝较为普遍,于是有着健康保险的需求,心脏病、脑溢血这样的病症需要早发现早治疗减少意外发生,于是体检成为组织关爱的一种体现,被广泛地采用,大家也都为此开绿灯,专门的体检机构也就应运而生,经费也是从各个途径解决,没有财政专项经费保证,但是民心所向,事关大家的健康,政策的倾向性十分清楚,单位领导也就想尽办法,这里面的经费来源五花八门,但都是四处化缘而来,只不过是用以体检而免于纪律条款的处理了,各单位就像办食堂那样理直气壮地找钱为职工体检,实际上体检也是要大把花钱的,也同样没有政府预算,同样需要找钱,需要动用其他资金渠道,对一个单位也好、领导也好都是棘手的事儿,不积极办理就等不关心职工健康职工不愿意,办起来钱不好办,这种事办起来要冒风险,所以单位和领导都为难,类似体检这类事在机关在体制内很多,都属于好事、应该办的事,都事关职工的切身利益,都需要花钱花人力物力财力去办理,可是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和统一的规范,全靠单位和领导自己想办法,领导的办法当然五花八门,找关系找人脉找门道,正当的不正当的,体制内的体制外的,庙堂的江湖的,什么办法管用用什么办法,很多时候就没那么讲究了,职工也把这类事当成评判领导和单位好坏能力高低的重要依据,把这类事办理得利索的领导和单位自然获得职工拥护的就多,在这方面缺少门道的领导和单位往往被诟病,有很多的这类事物由上级单位发文件,规定了事项,却不管支持手段和措施,由各下级单位执行时自己想办法解决资金,体制内的部门和单位都是财政供养,都是基本预算管理,没有任何允许的收入项目,哪里去想办法,都是勉为其难,搞变通,搞下不为例,搞擦边球,不办理不行呀,上面交给你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不是想天天看到上访和告状的,至于如何把单位搞好只能靠你自己想办法,所以这类事还是早早办妥为好,不要为这些小事扰乱了大局,所以一般的单位和领导处理这类事都是只做不说,多做少说,将其作为 拉选票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正因为各个部门各个单位都是自己想方设法,所以操作这类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很难规范,也避免不了这家长那家短,肥瘦不均,记得那些年一个楼里的各个处室站所都不一样,同龄人同学年终得到的福利差距不是差的一丁点儿,一楼之内气候不齐,何况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单位,更是天壤之别,都是处长有权利的没有权力的可谓不共戴天,有的肥的流油,有的穷得叮当响,事权不同实权不同,职能不同职权不同,级别一样年龄一样学历一样待遇可不一样,那些年工资之外的收入属于灰色性质,不统一,全凭单位的情况和领导的江湖技巧,所以差别很大,也造成很大的问题,体制内的不公平就很严重,意见自然很尖锐,也很现实,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都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这方面的乱象,也因此而家庭收入殷实程度大相径庭,有些重要部门重要岗位的同学比起我们在清水衙门的收入上去的可不是一两个台阶,至于在银行国企的、法院公检法等部门的就更是不一个级别的收入,干的工作差不太多,收入却这么大的不一致,的确有些不公平,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几十年,直到实行阳光工资才逐步统一了收入,体制内大致相同。今天在体检中心用早餐,比起前两年还是有了不小的退步,品种只有很少的几样,以前可是十几种,我只吃了一个花卷,一个水煮鸡蛋,一点儿凉拌豆芽,一点儿凉拌莲花白,两碗奶茶,大概也是整顿的结果,一个护士进来拿了个鸡蛋还要专门报告厨房的师傅,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吃饭的人明显少,估计有了新规定,限制了用餐人员,补贴没有以前那么大方了,我的一千五百的体检内容没有几项,那些必检项很多都是常规性检查,没有实质性意义,不知道这样的体检可否改变一下,按照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一人一策,更有针对性,一般性常规性检查不用一年一次,集中对重大风险项目进行检查,胡椒面撒的到处都是,效果不明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