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五九四真信还是假信@365

(2023-12-23 17:00:19)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3年12月23日 星期六, 阴 -8/0。

真信还是假信,是真执行还是假执行,需要三思,即便是真信也是有区分的,有的是简单的感情上认可,所以相信,记得我们小的时候,一位同学的母亲是文盲,不会写字,可她经常当着我们的面教育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有几次她拿着一本毛泽东主席的诗词集的书对我们几个孩子说,毛主席的字写的多好,要向他学习,我们还是小学生,理解不了毛主席的字好在哪里,估计她也不了解,但她是真信,那就是感情认可,毛主席是伟大的领袖,他的一切都是值得学习的,那时讲朴素的无产阶级感情,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就是这样的道理,这是一种真信,这个真信的基础是对于所认可的东西的全面的肯定,甚至于信仰,无可置疑的地位让匍匐在地下的人们相信他的一切,认可他的一切,不存在任何的怀疑,这是最真挚的情感交织于其中,所以不仅仅是信与否,而是内心的赞同,有着强烈的感情色彩,这里面的盲目性是最不好纠正的,任何力图改正的目的都难以奏效,只有时间和实践自己帮助人们修正自己的盲目性,盲目相信是认知能力和方式直接相关的结果,但不能简单归结于这方面,相反,每个人都有盲目相信的风险,其实我们发现邪教的相信者很多都是高知,大学教授相信宗教的明显的反科学的教条,专家相信超自然现象的宗教解释解读,为病人做手术、开药方拿药的著名医院的著名大夫却去庙宇祈祷,把自己交给上苍和上帝,现实中的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盲区,因为我们都有未知区域,不论多少学问、不论多大的本事、不管多大的权威,我们都不是万能的,都不是无所不知的,都不是事事顺利的,所以面对这些我们都会动摇我们的信心,动摇我们曾经的底气,此时盲目伴随恐惧就会滋生,盲目地相信也就有了土壤和动机,所以相信中的真信的部分并不都是建立在科学认知和正确认知的基础上的,就像母亲都会选择相信自己的孩子,家人一般都更相信自己人,本团队的成员相互信任要高于外者,这有着信任的基础和构成要件,也都是相信的盲目性的成因和表象,那么真信的更高级形式又是如何的呢,越是真信越是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上,不仅仅是感情感性的基础上,也就是要经历认知的程序,由盲目到清晰的逻辑梳理和逻辑认可,也就是要进行解刨进行微观的分析,对于原理和原则的系统和体系性的理解,价值体系和道德体系,利益关系和利弊分析比较,并得到实践和时间的考验,得到肯定的结果,反复比较反复验证,由此得到的对象才是真信的对象,这样的相信才是可以持续的长久的,是我们所需要的有着坚实基础的信仰,同样这样的信仰是不容易被冲击的,即便被各种干扰打击,受到各种的力量的冲击也不会轻易改变,一般意义上的企图改变他的信仰需要改变的就太多了,也就太难了,所谓的老顽固,所谓的死硬分子,所谓的被洗脑的死心塌地者,他们都属于这样的人,而对于每一个个体都需要减少盲目的真信,那是愚忠,是鲁莽,是糊涂,很容易被利用,很容易上当受骗,很容易被人当枪使用,减少这种盲目性的办法当然是学习,是保持一颗公正公平的纯正的心,要有追求真理的精神和毅力,保持一颗信仰真理的心灵,不断修正自己,所有这一切都是需要动态地矫正,大稳定小调整很适合对于真理的追寻的过程,也是建立真正信仰的真谛,一个高知应该是真理的追求者,我们的信仰应该建立在这样的坚实基础上,要尽可能地减少盲目性,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和力量,要有适当的批评精神和批判能力以及适应的方式,社会要培养这样的高知并许可他们的存在,对于他们的容错度要尽可能地高,整个社会都要形成不断持续地吸收正确思想和正确理念的环境,我们现在的体制内需要的正是解决真信的问题,看起来很像是那么回事,真实情况又如何,需要认真梳理和分析,从基层组织看,大都是处于第一层次的真信,也就是从感性的角度,从情感的角度,从利益的角度,从得失的角度,相信现在的大政方针,建立在对于真理的探索和信仰的角度的真信就没有那么乐观了,并没有学深悟透,并没有从原理的层面从逻辑的层面去认可去分析,并没有认真掌握精神实质,并没有进行历史的对比和整体利益权衡,并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刨析和挖掘,停留在表层的相信,停留在听之任之,具有相当的盲目性,一旦遇到波折,一旦有风吹草动都可能造成思想的波动,甚至有部分人是墙头草,见风使舵,随波逐流。这一次的交流学习会议研究了五个问题并确定下周的会议上专题研究明年经济工作,聚焦乡村振兴和农业生产,所以每一位同志包括村两委成员和队员都要思考一下,结合主题活动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思路,任务提出来了,能不能如期开会,能不能到达预期的效果,还真是不那么确定,现在的村干部具有的资源和能力都支撑不了他们被安排的工作和任务,他们一年四季365天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落实上级的要求和指示,而真正可以用来研究处理村里的具体事务少之又少,同时也没有相应的资源完成纷繁的任务,也没有能力完成具体的任务,更不要说有一个合乎实际的计划和远景发展规划,每年可以完成几件大事,基本就是个通讯站,就是个传令兵,不是解决问题的存在,所以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村干部的管理能力和团队意识,传帮带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经济工作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