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五四九温暖温情温馨@365

(2023-11-09 00:00:41)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3年11月8日 星期三, 晴 12/23。

这几天我们为一些年龄大的村民送冬衣,发现大多数都要偏大的尺码,原来预料的有考虑往大一码订的,现在还有不少不够大,除了一些人登记不准确之外,大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身穿两到三件内衣试衣服,他们习惯冬季这样,为什么?大都不架炉子取暖,只是做饭时有火,其他时间一般都不会专门烧火的,取暖设施设备基本都不用,怕费钱,比如前两年给的几千块钱的点取暖设备,也都空闲的没用,政府资助免费安装了电暖设备,而且取暖电价也很低廉,但农民使用的很少,就是因为没有这方面的开支,所以全靠自己取暖,里三层外三层也就不足为奇了,靠自身的热能解决自己的取暖问题,靠多穿点衣服克服寒冷,可以想象他们在自己没有供暖的房间里的情景,这是对人的基本抗逆能力的考验,生存艰难,生活困苦,对于很多的人来说度日如年勉强维持,对于一些来说饱食终日荒淫无度,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现在见不到了,可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还是有的,某种程度上更上一层楼,不过是换了一副说辞,依据了更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大众的利益,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了长远的利益,为了千秋万代,等等,有时拒绝了就等于犯罪,很多老者很多年没有添置新衣服了,他们领衣服试衣服的时候都比较激动,连声谢谢,这是比较少见的情况,一般的农民现在的衣着还是比较时尚的,尤其在仪式感需要展示的时候,他们的衣着比较时髦,都有一两件参加婚礼、丧葬等活动的服装,而且每到大日子他们会一丝不苟地参加活动,带上家人,女士们花枝招展、略施粉黛,孩子们也是盛装出席、小郡主小君子,但是平常由于卫生条件有限,打理不够及时,大多数的人的身穿的衣服保管不好,所以每一件都较时尚,但是干净整洁的少,刚买回来新的时候不错,可是没多长时间就跟旧品差不多了,庄稼汉的样子就昭然若揭、一览无余,打工人的形象也就立马显现、立竿见影,这几天来领冬衣的有几位身上的衣服都有泥点和脏污,可以看出从房前屋后、田间地头来的,从牛棚羊圈来的,从鸡窝鸽笼来的,从建筑工地来的,从工地现场来的,他们的衣服也不像之前,有不少是皮衣、帽衫,都是买的品牌衣服,有的还是名牌,不少都是新衣服,可是他们计划性差,干活时穿的和下班后穿的不区分,有些好衣服也很快磨损坏了,总是没有像样的好衣服,喝茶出席活动的衣服没有保护好,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到受尽穷,农户的穿衣明显的改善了许多,吃穿不愁有了保障,精神面貌改善许多,但是还是有些盲目,不合收入实际的要求总是会催生恶性案件,农村现在的生活水平很大程度有些超出收入水平,农民基本与城镇看起于生活主要表现的就是吃穿,穿衣与城镇人几乎无异,要通过衣装判断城乡差距已经没有相应的存在了,吃的方面农村人也与城镇相近,农民家里基本也不打馕了,都是买着吃,城里人的习惯和方式在农村也都一样趋同,城乡差别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在吃穿方面首当其冲拉平了,这也让农村人口中大量的不平衡不全面更加突出,心理不健康不和谐多发,开始滋生一些风险,发生一些相互攀比相互嫉妒的强烈倾向,由此引发更多的心理失衡,这个过程将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全过程中,农民转化为市民的过程将是新奇的、充满希望的、生机勃勃的、令人向往的,同时也是充满心酸的、心惊胆颤的、披荆斩棘的、血雨腥风的,我们正在这条漫漫长路上行进,艰辛而坚定,我们看到的农民农村农业正在改变传统的模式模样,丢弃很多的东西在路上,包括乡愁这样的让人留恋的传统文化,包括其中一直传承了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和乡土气息,包括充满了泥土味道的乡风野趣,越是边缘的地方这种变化越激烈,伤感越深远,痛疼越强深,引起风险的点越多,可能的社会问题就要被重点关注,可能的动荡及其引发的起伏跌宕要主要防范,可能的发展趋势、人心向往要被洞察、预见,也许这才是基层组织最重要最关键的职责,保持社会的基本稳定,洞悉社区风险因素排除各种动荡风险,消除积郁于大众内心的积怨,消解各种可能引起社会性动荡的因素因子,现在基层组织把大量精力和资源用在了其他方面,分散了力量,没有聚焦关键,什么都要管什么都一般齐,造成关键问题没有解决,其他问题也没有解决好,这不是政府的本意,也不是人们的祈愿,改变这种平均用力的方式需要顶层设计和非凡勇气。今年南疆的冬季来得晚一些,11月都过了快十天了,温度还是处于20度上下,所以冬煤现在还没到位不至于影响那么大,很多地方的暖气还没有开炉,十分紧急的事情被上苍解决了,不然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话题,受不得冻的人们不会饶过的,冬季取暖在北方是天经地义,每年都有充分的能源保障的,农村要备好东碳或材草,城市要做好资源调配和设备安装调试,法定供暖日期是一定要保证正常供暖的,这是民生工程,来不得半点虚的,每年都有这方面的争议和矛盾需要解决,千家万户、万家灯火都要在一个暖洋洋的冬季里度过每一个美好的岁月,不是可有可无可多可少的事,是硬茬儿,谁搞不好都过不去,去年我们驻地的暖气不好可是让我们吃了苦头,房间内和房间外基本一个样,外面穿什么房间里也是什么,锅炉烧着一百多吨的煤,每个房间还要烧电暖气,就这还是不少队员感冒咳嗽,加上疫情严重,可是煎熬的很,一点一点的挨,直到冬季过去,这个夏天第一个大事就是改造供暖系统,要给大伙一个温暖的冬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