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五四六坐井观天@365
(2023-11-05 17:28:34)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3年11月5日 星期日, 晴 12/23。
一
坐井观天,以前理解不是那么深,现在有了新的体会,接触的人少,就那么几个,转来转去就几张熟悉的面孔,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再好看也经不住这么看,成年累月、每天每日、24小时都这样的几个人,吃喝拉撒睡都在一个屋檐下,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所谓环境也就是乡村的那些人和事,大都是老人、孩子为主,年轻人中年人壮年人都忙于自己的生机,早出晚归,走村入户见到的大都是老人,与他们的交流次数不少,有效优质的信息很少,从他们那得到正面的东西较少,都是需要我们赋予他们正能量,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资助,很大程度上我们处于付出的地位,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需要不断地单向地奉献,获得的是另一个方向的东西,比如工作的经验,基层情况的熟悉,对乡村的了解,而自身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是有些虚脱的,对于外界的了解将是萎缩的,获得的外界的信息十分局限,得不到最新的东西,得不到相应的激励和应有的刺激,生理和精神都得不到正常的补充并长期得不到纠正,愚钝和反应迟钝是每个人的正常状态,工作上接触的都是基层乡村干部和乡镇干部,少量的县干部,个别的其他干部,与他们的交流仅限于他们的职责范围行事,典型的上下级关系,不论之前的地位现在都是他们的下属,他们的眼里我们是帮忙的,甚至是捣他们乱的人,他们希望能为他们分担责任,为当地带来资金项目和各种好事,但并不希望深度参与他们的工作,特别是涉及人财物方面,他们往往将信任放在其他方面,为此他们无形地形成了一套有别于我们的工作系统,专门防范我们害事,处于这样的关系所面对的状况可想而知,并不能畅快地交流,也无法真正地对谈,公事公办而已,面对各种的复杂关系和矛盾重重,很多情况下都要小心翼翼,防止各种的意外和不合适,担心被误解、被针对、被收拾,虽然不尽然如此,但大概率是会遇到这样的局面和事件,沟通严重不畅通,交流从来不协调,所以难以从体制得到相应的帮助,有些孤立无援的感觉,有些单位飞地的样子,有些长期封闭的状态,外面来的十分有限,自己不能外出,达不到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境地,却不乏那样的感觉,时时有凄风冷雨的吹打,时时有心惊胆颤的悸动,时时有举步维艰的苦楚,尽管是这样的情况,还是要尽职尽责,要保持较好的状态,面对各种困难的乐观,积极向上、努力振作,保持旺盛的精力和充裕的时间,这需要克服身心的各种不适,调整心态,因为周边还有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我们对他们有提供帮助的责任,义不容辞地为他们答疑解惑、就业扶助、产业扶持,纠纷矛盾的调节,困难诉求的解决,离小家为大家,这是奉献和贡献的状态,是要付出巨大的能量和精神的,同时也需要补充和激励的,即便如此也避免不了狭隘和偏执的倾向,这是环境和工作使然,无法克服,可以减轻症状,但不能消失,有些是长期影响因子,所以坐井观天不是一时一地的问题,而是我们现在的工作生活状态导致,是必然的付出的一部分,包括各种思想的传统,到新工作岗位的不适应,需要相当时间的调整,这些都是曾经嘲笑的对象,不成想自己也成为了这样的狭隘的井底之蛙,看来自己的努力重要,可以避免主观上的小格局意识,减少封闭的风险,主动地寻求解决之道,可是关键的还是环境和经历,这些是决定一个人格局的主要方面的因素,一个开朗的人如果被放在荒郊野外常年不能回归,如苏武牧羊,他还能如何呢?除了兄有胸有朝阳,口号声声不绝于耳,至于言行,其他的还剩下什么,恐怕没有什么可以值得骄傲的,大多数都变得眼界狭小了,眼光短浅了,胸无大志了,只看眼前了,环境使然,一个有郁郁寡欢的人被放在人间仙境出入郎才女貌的地方,他又能如何?他渐渐地就会改变自己,耳濡目染周边的人们积极生机勃勃和环境的生动友好,他的心理会接受外界的影响,被熏陶被拯救,所以周边对一个人具有决定影响,个性即命运,环境即命运,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苦心智,劳筋骨,饿体肤,几人经受得了这样的煎熬,更有几人保持了初心不改,坚持到最后的胜利,并不改变自己,这样的人该是何等的精神和英雄气概?如果还要不改变气质和精神面貌,这又是如何的要求,要保持先进的思想和精神品格,有些难以企及的高度,是凡人所难以达到的高度,凡人免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很多人的座右铭,至少表面上奉为至宝,可是真正可以这么做的为数不多,强加于人是我们的通病,是我们这个社会里面最为严重的问题,在我们这样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度里好为人师,动辄训导他人,是家常便饭,似乎我们都在教育他人和在教育他人的路上,都将可以训导他人为自己成功成熟的标志,所谓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谓的文化纲常,都存在这样的基因,教育他人的很大一个目的就是将自己的意志传递到对方,有些是基本的,是长辈领导必要的传递知识文化和道德及各种技能的手段,但是超出教育的范围任意扩大范围是普遍的问题,实际上教育就成为了强制的另一种重灾区,老师家长社会对于学生的管理教育有着极大的强制性和随意性,父母对于孩子的监管是典型的家长作风,要求孩子超额完成课业,要求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领导要求下属按照自己的意愿工作,家长制作风,简单粗暴,等等,这里面有合理的成分,有合情的成分,有合法的成分,可是很多都是强加给孩子和下级的。
后一篇:匪夷所思五四八不通理@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