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五三零中华文化的真谛@365

(2023-10-20 22:14:35)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四, 晴有时多云 11/19。

有时候还是要选择理解和原谅,否则是过不去的,看到一些情况,遇到一些问题,心理是及其难过,心潮起伏、难以平复,各种魔鬼般的想法都涌现出来,邪恶、毒辣、阴险、残忍,仇恨的种子长在心地,开始萌发,生根,开花结果,散发恶臭,这样的时候和情况不一定多,一旦碰到就需要长时间来化解,也不是一次就可以的,可能还有反复,兴许可以一次弱于一次,也许有些时候越来越强烈,成为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化解不开,释怀不了,淤积于心,成为心病,成为心结,成为心头恨,这是做事者的目的,不应该是承受者的选择,想打垮你的人自然希望你一蹶不振,从此低下头,走下坡路,只有接手这些坑口,处理好前事的遗留问题,心平气和地接受各种挑战,一件一件地处理好,然后若无其事地坚定地走向未来,让挑事者的阴谋破产,让做局者的目的无法实现,不要上钩,不要对打,不要正视,无视是最好的做法,只有这样是诛心的好手段,是对对手最后的回击,当然这也是最经济的做法,有时会显得软弱,被一些人理解为没有血性,不敢斗争,缺乏勇气,面对这样的指责,是需要勇气面对的,敢于承认自己的无能,敢于认怂,这是智慧,是礼让,是识时务,因此而减少了冲动的成本,减少了额外的损害,可以集中精力走向未来,轻松了自己,负重了他人,这是心理战,眼不见为净,眼不见心不烦,这是初步的智慧,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才是高手的智慧,打掉了牙吞回肚子里避其锋芒才是绝顶聪明,争胜消耗的是自己,娱乐了他人,便宜了别人,成就了对手,避其锋芒才是正道,最终选择理解和原谅,没有其他方便的路径,只有回避是可以腾挪空间的最好途径,任何的对冲产生的能耗都是巨大的,效果也都是差强人意的,也许一时的心理不接受,一时的回不过味儿,一时的不能理解,一时的看不明白,其实忍受过去都是利润,几乎没有什么成本,那时就真正看到了原谅换来的真金白银,看到了光明晴朗的天空,看到了风和日丽的风景,这不是什么高级操作,就是忍气吞声,就是装糊涂,就是下里巴人,就是谦虚低调换来的成果,是我们正确的选择的利润,是我们赢得的那一部分,是用我们的精神胜利法换来的结果,这也许被看成卖身契,看成软骨头,看成投降派,可是这是实实在在的利益,是看得见的成绩,避免了血雨腥风,避免了你死我活,避免了大动干戈,避免了无路可走,避免了亡命天涯,小不忍则乱大谋,大礼不辞小让,逞一时之能失去了万里江山,赌一时之气换来的是至暗时刻,自毁长城,自欺欺人,自不量力,这样的争斗得到的未来一定是悲催的,而又有几个人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规制自己的言行,尤其在各种不平事面前,在各种屈辱面前,在各种诽谤面子,在各种委屈面前,要平静如水,要风轻云淡,说起来都起鸡皮疙瘩,况且要贯彻到自己的言行中,谈何容易,很多的人都做不到,都是在真实的面前败下阵来,被磕得满头包,被伤的满身血,用血的教训证明理智的重要性,情绪化是导致更大错误的源泉,冲动是魔鬼,冤家宜解不宜结,吃亏是福,这不是什么复仇之神愿意的原则和行为准则,不符和贵族的风尚,和为贵的中华哲学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在西方那里找不到对口的群体认可,牙呲必报是西方人的行为规范,报复的必然性来自动物的天性,也来自西方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认可,并且有着文化的加持,东方的佛系主张则不被西方认可有着深厚的基础,这种分裂是基因层面的不一致,有着难以弥合的特质,不要指望西方人像东方人一样可爱可亲,没有血性,对仇恨采取原谅的态度,西方人眼里是对于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朋友的背叛,他们一定不会接受这样的安排,这种喜剧性变化不可能赢得他们的喝彩,绝不原谅,不知谁对谁这么说过,这话一定有人说,有人践行,决绝的态度一定是有着更深的信念支撑,东西方的对峙体现在文化方面很大一部分就体现在这里,对于仇恨的解决方式和理念,由是引发的哲学思想和方法论的差异,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行为规范以及人们的表情,相由心生的话可以比较东西方人的脸,东方人没有西方人棱角分明,东方人更和善一些,西方人更凶悍一些,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人们的内心的不同,和稀泥的东方人与争论不休的西方人有着各自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和方式,也许没有谁高谁低的比较意义,但却有着完全不一样的途径。今天想起一些过往有些心潮起伏,本身是早就遗忘的事了,却被一些其他的事勾了出来,有些不能自己,怎么可以这么轻易地原谅呢,为何不正本清源以正压邪,一时间有些为自己忿忿不平,太好说话了,太善良了,太没有血性了,让那些丑恶嘴脸过于轻松地过关了,可又能怎么样?总不至于掘墓抛尸吧,还是息事宁人为上,智慧的国人最值得推广到其他文明的方面就是这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持安静,维护正常状态,减少震荡,破除矛盾,消解藩篱,化解隔阂,也许这是中华文化独领风骚的法宝,以柔克刚,水滴石穿,集小胜为大胜,让对手敌人融化到自己的柔软的怀抱,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我们的文化和规范,外化于行内化于心,渐渐成了我们的人,强者不一定是最后的胜利一方,弱者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失败一方,不同于人心不足蛇吞象,扮猪吃象是现在通常的做法,并不鲜见,倒有些中华文化的真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