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四六一大与小的博弈@365
(2023-08-12 16:41:55)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3年8月12日 星期六,晴 24/33。
一
这么大的行为主体有着独特的行为特征,硕大无朋带来的福利当然诱人,而没有可以学习的依赖对象,全凭自己的摸索,所付出的代价是独一份的,有时无以凭籍到天花板,高处不胜寒是免不了的,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虚脱在所难免,小的个体容易受到外界的攻击,失去主体地位,而独一无二的主体不太可能受到外界的致命打击,往往他最危险的打击来自内部,只有内部的攻击对于他才是最大的打击,才有机会攻破,巨大个体吓阻了来自其他个体绝大部分的风险企图,也吸纳了绝大部分的外界的冲击的力量而保持了正常姿态,而来自内部的分裂力量是他所难以克服和防止的,当然也因此设置了防范装置和制度安排,可是内部人控制,尤其是内部的组成部分的力量格局是他难以避免的存在,各种来自系统内部的不一致和诉求平衡经常被打破,一旦超出组织把控的范围,内部冲突表面化,由内到外开始分化逐步演进,什么可能都会发生,分崩离析也不是不可能的,最坏的结果消失灭亡消声灭迹就是很多的个体的结局,那些茫茫沙滩上诉说的故事,与高山流水没有什么不同,不过都是同一个传奇的某一档、某一阙而已,由大地隆起的山脉被雨、风侵蚀转为小山丘、再进一步到戈壁碎石、再转化为细沙,地球演化的过程一旦在宇宙时空范围展示,人们似乎开阔了眼界,更开拓了思路,前面的一切存在不过是整个世界的故事的一部分,一个小细节的重复,似乎什么都豁然开朗,一切都变得释然,不要过于迷信大即是好,大象也能舞不等于大象可以具有一切美好,大而不强是我们经常看到的情形。
微观主体企业的利润是最终的目标,所有的企业个体做大的根本也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因此做大企业只是短期阶段性目标不是终极目标,做大是工具和方式,借鉴遵循了规模效应的原理和经验,没有利润的巨大企业是国有企业的巨大痛点,看起来是个巨人,看起来很美,看起来很帅,可是体面勺不堪大用,是没什么大用处的,他带个整个社会的最大风险是搅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占用了重要经济资源却依照非市场原则低效运行,带低了整个社会资源的运行效率,几次国企改革都没有彻底,都是源于人们放不下对于大主体的偏好,那些高大上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还是具有重要地位,政策在飘摇中,国退民进是必要的,国进民退也是必要的,随之改变的是国人的心态,随之起伏的是人们的心态,每一次起伏都有理由、都有理论、都有争议,都有上级定论,
还是因为以大为美的国人被表面现象蒙蔽了,将形式大于内容了,没有认清事物的本质,错爱了,以为大则是力量的源泉,大即是安全的保证,大则前景广阔,岂不知虚胖子没有力量,超重是不安全的根由,大而不当反倒是失败的前途,国企很多都在500强之列,国内国际都有他们的身影,可是以公司的标准、以企业的规范来评判,它们有太多的是浪得虚名,名不副实,经不起考验。
温饱之后的国人对于汽车的渴望列入议事日程,同样以大为美的选择让世界各个汽车公司量身定做适应国人审美的车型,占据市场,这与世界发达国家人们对家用汽车的选择有着较大的不同,性能与节能的品质而不是外观颜值类的表现,这些都无不证明国人的追赶脚步依然快速进行中,步入发达过度尚需时日,记得10年前我的第一辆私家车选择过程也是聚焦那些大型SUV,首先看重的指标就是尺寸大小,其他配置都放在后面,后来被一位朋友影响选择的性骨子里的东西,短期改变不了,是基因决定的内容,到不了临界值无法突变,需要时间洗刷,更要积蓄各种可能,上升到新台阶才有基础。前一段时间调研羊产业发展的情况,发现很多前些年成立的大型羊养殖场效益不好,面临很多问题,如果从规模效益讲发展大型养殖场是发展趋势,可是为何现实却是相反的结局呢,关键是大有大的必要和道理,小有小的生存之路和法则,不论大还是小,集体养殖场还是家庭养殖作坊都有自己的存在空间,短期内不是谁替代谁的问题,而是相互补充的问题,如果没有经济效益再大的养殖场也会垮掉,没有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单打独斗的大型养殖场还不如小型家庭养殖有生命力,大船可以抵挡风浪,小船好掉头,现实中大与小的博弈从来都没有停止,各有优势,前些年建立起来的大型养殖场很多是为了政治目的,是政府意志,是社会效益,如果用经济效益的好坏评价本身就不公平,因此它们的建设为的就不是经济收入,遵循的就不是利润原则,评价体系就是另一套,不计成本、不顾利润、不惜代价建设起来去实现政府诉求,达到社会效益的目标,就应该算是成功了,后期应该按照关停并转进入市场体系后再按照市场方式运作,也才有必要按照企业公司的评价体系要求他。
后一篇:匪夷所思四六二还是那些曲@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