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四零八管不着@365
(2023-06-21 18:47:46)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3年6月21日 星期三, 晴 20/34。
一
今年内进行养牛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提升养殖高质量发展,目的是通过牛良种改良,提高牛的品质,同时提高牛的养殖水平,增加竞争力,提高农民收入,根据这个思路与地区畜牧兽医部门联系由他们指定的当地一流养牛专家团队合作,开展品种改良,近期多次安排养牛有关事宜,三番五次的动员、沟通,始终有些落不了地,抓不下去的感觉,村两委的干部对此模棱两可,这不是乡领导安排的工作,所以村干部并不感兴趣,几次协商都表面答应,也一起到农户家调查了解情况,但是就不落实具体,请两委村干部动员农民参与品种改良项目,却迟迟拿不出名单,组织农户参加培训却一直拖着不办,几乎都有两个月时间了,就是没有具体的行动支持,资金由工作队想办法解决,技术团队由工作队找好,也落实不下去,主要原因是乡政府没有安排,村干部也就不当回事,干了也白干,成绩薄上不反映,也就没有动力,而农民对此并不了解,不知情,习惯于传统的养殖技术、繁育技术,也不愿意增加投入,对于高质量品种持怀疑态度,还没有对比的效果,没有村两委干部的背书难以接受,这些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局面,行动迟缓,当地的防疫员对此次活动也表达了关切,认为村里的牛繁殖技术由他开展服务,也有一定收入,如果引进外来技术团队势必给他的收入造成影响,所以他不支持这项工作,这可以理解,通过联合合作方式解决他的顾虑应该是可行的,也已经初步谈妥,具体的还要看后面的结果,村两委的问题还是通过不断做工作来解决,让村干部认识到这样做的意义,然后一步一步推,这件事我们工作队还是要坚持不动摇,将其作为今年工作的一个重点抓下去,久久为功,让其效果渐渐呈现后再向更大范围推广,过程较为漫长,认识有个过程,但我们就是要做这样的事更有价值。这件事让我对于乡村知识技术传播的实践有了切实的感受,对于新技术的接受过程的最后的环节有了更现实的了解,小农经济下的架构组织农业产业发展对于新技术的敏感性是及其低下的,技术的经济价值体现异乎寻常的缓慢,而新生事物对于传统产业的表征性质的事物的打击对人们的影响却又是那么的负面,被乡村人们从文化和精神
层面予以了抵触,软抵抗的不同程度上的力量降低了这个进程的力度,延长了现代化的时间,在社会的最后的脉络末梢的血液流速和营养含量指标决定了整个身体的状况和社会的现代先进程度,显然小农经济的基本乡村构建的经济基础决定了这个现实,那就是它无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也不能赶上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社会进步的步伐和节奏,也就此不可能指望在技术传播和科学运用方面有突破性,经济价值、精神追求、社会进步都不突显,作为这些行为主体的农民本身没有主动性去追求这些,所以一切也就可以理解了,没有必要寄予过大的希望,但一定要做,要的不是现实的经济效益,要的是社会进步,推动乡村的变化,进步不一定大但一定要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慢慢的变化,细细的变化,渐渐的变化,这才是乡村的特色,才是真正的乡村现实,所以对于这件事我这几个月花了些时间和功夫,动员了一下资源,虽然还是进展不快,但也还是尽力推动,下一步还要进行下去,一直要抓下去,我想这是必要的,需要坚持的,很多都需要我们来坚守,恐怕没有其他力量这么做事了。在我的观察,基层的各种资源都被权力者布置在了表面的要点上了,为了他们的升迁,为了换取进阶的筹码,为了他们的更加直接交换的利益,只有当这些与农民的相一致时农民才会得到一定的分配,而这种一致性十分稀有,所以被大量浪费的各界云集于乡村基层的资源很大部分是被基层组织挥霍了,被基层组织的那些执行者用于了他们自身的方方面面的诉求的实现,失去了有效监督的权利在天高皇帝远的江湖匪气浓郁的地域怎么可能约束自己的贪婪和荒淫呢?表面的功夫掩饰下罪恶的心推动着各式各样的伎俩肆意无忌攫取,专业训练的各种技能被用于反监督的实操和各种场面的控制以表演自己的正义嘴脸,两面性的应用场景已经分不清是生活的无奈还是庙堂的朝野,污染的不只是自己的污龊的一角还包含了精神的象牙塔尖,也许他们从踏入这个舞台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必然性,他们别无选择,任何的挣扎都不过是临死前的一个表示而已,改变不了什么,基层云集了国人中最复杂的群体,诉求最为多样的,感情最为质朴的,而处于其中的领导者也以一种复杂的心理开始了自己的行程,他自己的目标与大多数人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很多情况下他们不得不违背基层的愿望迎合上峰的要求,这种硬伤来自脱离了现实的上级的官僚体系及其追求和做法,或者说各种群类的目标的差异性结合了构架的复杂性带来的不匹配不平衡造成了现在的基层治理的困境。今天早晨又与村支书了解近期宣讲的情况,目的是想尽快请专家来讲座牛品种改良的事,10月怀胎不是那么容易得到成就的,不快一点就越失去了眼前的动力了,他风轻云淡地说乡里怎么定的不知道,等他们定,于是原定的很多计划也就随之要调整,而村干部们对于此项事宜没有任何意见,他们并不秉持任何态度,给我的感觉似乎这真不关他们什么事,3村的900多头牛没有一头来自他们家的圈舍,都是村民自己的,上面又没有明确要求,管不着。
前一篇:匪夷所思四零七更需时日@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