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三八八养牛的小农户@365
(2023-05-31 16:12:24)
标签:
365杂谈文化 |
2023年5月31日 星期三, 阴 16/25。
一
今天在调查摸排3村牛养殖情况时了解到,农户大部分愿意养殖公牛,母牛养殖规模小,主要是生殖小牛和奶作为利润点,但相对公牛养殖成本高技术要求高,费工费力,效益差一些,母牛养猪户养殖规模都不大,一般两三头母牛,公牛一般都是几倍于母牛的规模,现在一般都是人工受精,当地配种的行情是100元/头,最多两次,不成功也就不再进行,认为属于牛本身问题,大部分的养殖户都愿意接受新品种改良,但需要解决多出部分的资金,供需关系决定了农产品在国人的饭桌上就便宜不了,这次的肉价下降得益于进口肉的大量进入,是虎视眈眈的新西兰、澳洲、北美、俄罗斯这样人少地广的地区国家进行的农产品市场压倒性优势的侵入的结果,平抑了居高不下的牛羊肉价格,可农民养殖户的热情被泼了冷水,让农民养殖小户经受了洗礼,小舢板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处于风雨飘摇的地位,经受不起任何风浪的考验,下一步随着大规模养殖小区建立,小户养殖模式可能面临更多更多的压力,很大概率会渐渐退出养殖行业,3村农民近日都乘着低价在买进牛,我今天调研的一个养殖户多大的养了18头牛,都是近期买进的公牛,还有30只羊,去年靠养肉牛挣了利润4万元,一户10头牛,两头母牛,一户3头母牛,一户两头母牛,这几户都集中在4、5小组,他们都有自己的青储窖,自己种植玉米小麦,也买一些油渣、棉杆等添加,对新技术有需求,但参加培训等经常来不了,有组织不到位通知不及时的问题,也有不信任的情况,不过对于政府掏钱补助的项目愿意参与。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有些难,新事物认识问题、技术风险问题、影响收入问题都存在,需要政府部门付出这方面的成本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的过程,我们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要职责就是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指导技术落地,通过技术升级改造提高产量和质量,提高农业效益、提高农民受益、提高农产品保障能力,这两年一直致力于把工作职能运用在工作队工作中,发挥特色优势,这些工作需要有盾单位支持,也需要额外的激情,因为这不知核心任务,经常被稳定工作冲击,被县乡工作重心冲击,工作队员就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培育新亮点,有些吃不消,有些吃力不讨好,有些不被理解,既便如此也需要坚持做下去,因为农民需要农业需要农村需要,现在这里农户家里都靠养牛致富,将第一产业的成果转化为二三产业的效益的基础,将牛作为家里的储蓄银行,有需要用钱的地方就会走向羊圈牛圈,这是他们应对危机的后盾,是他们的胆识,除了打工收入的工资性收入外,牛羊就是他们的储蓄单,而且他们喜欢养牛羊,有着广泛的基础,家家户户都养,从来不放弃,种小麦玉米养人和牛羊,这是小农经济的南疆农民农户的经济模式,适应了这里的条件资源,人们形成了长期的种植养殖模式,生活习惯和文化取向,这些都深深走入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了他们乡愁的一部分,而这一切都面临新形势的冲击,在南疆其它地州县市大力推进的集中养殖小区取得长足进步,尽管这几年受疫情影响空置了一些养殖小区,但规模化养殖已经势不可挡,成为了各级政府的共识并大力推进,在一些地方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有些地方开始提倡家庭养殖户进大型养殖区,有些地方开始控制甚至禁止家庭养殖,住养分离是必须要求,家庭养殖已经是强弩之末,受到各方的排挤,关键是养殖成本居高不下,没有经济效益,赔本赚吆喝,没有可持续的理由,随着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规模化是必由之路,小农经济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农业的农机化、电气化、智能化、标准化、规范化都需要规模化、集约化、职业化、专业化组织形式,不是传统农业所能适应的,大量的农业生产活动改变了生产方式,大批的农民进入城市接受新生产模式,农村的面貌彻底改变,传统的农业、农民、农村不复存在,一二三产业的界限已经全然模糊,界限不清,基本融合。现在3村的状态有些类似于内地农村的8、90年代的样子,农民的处境也基本相同,大量外出打工从事二三产业,离土不离乡,儿童和老年人留守,种地的都是老人,开始土地流转外包,种养大户渐渐出现,土地、耕地等农业资源开始向大户集中,农民改变生活状态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孩子受教育程度普遍较高,不愿意回到农村和家乡,毕业后的大中专学生远离家庭在大城市寻求发展的比例越来越高,在村里很难见到年轻人,基本都在外打工挣钱,家里能见到的都是离不开的老人和孩子,打工在外的流动人口达到300多人,但大部分都是临时工,即便相对固定收入稳定的也主要集中在建筑、缝纫等低端工种和农业产业园区等农业龙头企业雇请的季节性农工,能在城镇从事相对稳定工作的一般都是大学毕业被招聘到企业事业单位,或者担任保安、辅警、保洁员、服务员等,这些人基本不回农村的住家,在城市工作生活,有的孩子和老人也都一同留在城镇,但农村户口身份和农村的宅基地、承包地都全部保留,他们虽然是3村的农民,但基本不在这里生活了,是农民身份的城里人。
后一篇:匪夷所思三八九度量衡@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