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三六九泛滥的母爱@365

(2023-05-10 22:17:53)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3年5月10日 星期三, 晴 9/23。

这两天的气温上升明显,但温差还是大,早晚凉,有队友病了,着凉发烧头疼,这些都是常见病,又是极易被忽视的,有年轻人喜欢跟着季节换衣服,都立夏多日了,早该是春夏服装,短袖上阵,可是这温度可不管人们几千年定下来的规矩,自然定制,由不得人,所以不服不行,自己受罪,人们观察得出的结论适应了一个阶段、一个时期,是个大体的状况,并不代表没有意外,百年不遇的情况发生了是小概率事件,但也是有的,因此发生了也是正常范围,这也就靠人自己的灵活性解决,不可以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也不可以教条、本本,靠辩证法,靠实事求是,靠灵活多变,这个季节还处于乱穿衣状态,就要一刻不停地适应,根据温度实际情况调节自己着衣,这一点可是母亲一辈子教导我们的,她最担心孩子们着凉感冒,人为感冒是一切病的根子,所以她打我们小的时候就天天喊穿衣服,宁愿热一点也不要凉一点,一直陪伴我们上学、工作,直到现在我都是甲子庚年了她见到我最要强调的还是个注意穿衣服保暖,见面说,电话里还是这么说,变着花样、变着口气、变着法儿地将她的保暖重要性方式方法,语重心长、苦口婆心、不厌其烦、专心致志,她讲的最多的是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季节变化情况、身体状况随时增添衣服,不能偷懒不及时加衣服,所有的病都是冷暖造成的,冷热是人最要关注的,前几天与她通话还是担心近期天气凉,强调穿衣服,适应天气变化,我都习惯了就嘴上承诺照她说的做让她放心,当然她很多时候是主观了、过虑了,有些是她的局限性造成的,但她随时根据天气情况调整衣服的辩证思想是对的,是符合实际的,值得我一辈子去遵守、学习。昨天,一位村民向工作队递交了一份材料,她是村委会的清洁工,50岁左右,主要讲述家庭困难,她丈夫几年前去世,现在一家三口,她自己是义务工,一个月1千6 的收入,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几个单位工作过,后因各种困难而选择到保险公司上班,但收入不稳定,现在生活有些紧张拮据,儿子去年考上职业学院,交学费、生活费困难,经两委干部研究,认为她家的情况不算困难,尤其是已经照顾了义务岗,工资是最高的,而且她女儿不断调换工作,原因是自己吃苦精神欠缺,有困难就跳槽,比如去年疫情期间从村干部岗位辞职就是证明,最后结论就是可以帮助她女儿继续找工作,其它的要根据政策帮助支持,大学毕业靠父母啃老这样的例子很多,城市农村都存在,不过农村农民家庭一旦有这样的情况后果就更严重,因为父母的收入十分拮据,为孩子提供的支持可供啃老的资本更有限,如果上学后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状况,对困难、对收入、对生活有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想法,势必造成类似的困境,没有正确的理念和正确的处理困难的态度,这是现在很多大学生进入社会面临的最大困扰,不能正确对待别人,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不能正确对待社会,不能正确对待各种的不如意,不能正确对待各种的社会差别和千奇百怪的现象,这样一系列的不合时宜都将是他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处理不好最终会造成严重后果,很多家庭悲剧人生悲剧都由此而生。人是要有些精神的,有困难是力主依靠自己还是他人,这不是简单的问题,涉及到一个人的基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三观正与不正决定了他的言行,当然包括自己的得失,委过于人,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也不管他人的死活,一切为自己,这在很多的啃老族是基本的认知,利用父辈的慈善心肠和与子女特别的负责态度,吃干榨尽他们,让他们有苦难言,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所以一个人可以干出多大的事业并不是第一位的,他是否有一个正确的三观才是第一位重要的,一个人首先是要自立、自强、自省,才有其他的发展和前途,经济独立,精神富有,群而不依、独而不惧,无所求才无所谓,一个这样的人才配有独立人格,才会有独立自由思想,才会有自由的大多数要义,在父母需要孩子孝敬的年龄还要为不成熟的孩子操心,为他们的生活想尽办法,为他们的工作四处求人,为他们的幸福牺牲自己的人格、牺牲自己的幸福、牺牲自己的性命,孩子剥夺了父母的生活权力,绑架了父母的道德和善良、责任感,这种由于天性决定的血缘关系多大程度成就了人类的繁衍生息的巨大成就和文明,又多大程度阻碍了人类科学进步的进程,不得而知,其负面影响一定包含了父母受困于子女不能自拔的悲剧普遍于人世间,全面的社会改进之一便是血缘关系基础上的人伦社会体系构建让位于现代人际关系,夫妻之间、父子母子之间、兄弟姊妹之间等等,这些传统关系走向边缘,取而代之的是利益链接机制决定的人际关系日益走向舞台中央,这不是什么秘密,人类进程中已经有端倪,只不过没有那么显现,还到不了令人侧目的地步,但是现在有加快的趋势,加速度越来越大,失重情况有所发生,根本性改变局部地发生,亲情关系的淡漠、亲戚关系的疏远,这些都比较明显地被人们接受并认可了新型关系,血浓于水的古训远远失去了曾经的号召力,将亲情置顶于一切关系之上的人越来越少,他们已经明显感觉这不是最佳选择,也不能为自己带来物质上或者精神上的财富,负面清单反倒越来越长,延续了亿万年的人伦纲常也是变化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社会的生产关系无不打上了人伦的烙印,亲情泛滥、母爱父爱泛滥不时溢出,现在还不可能根本改变,母亲为了家庭的关系替女儿求情这样的事例还是不断的演绎,儿女们才不会丢这个人,他们逼着父母去祈求他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