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匪夷所思三三八不知来路不知去往@365

(2023-04-08 11:25:30)
标签:

365

杂谈

文化

2023年4月6日 星期四, 沙尘 5/15。

有一次与一位老相识聊天,免不了谈谈时政,交谈中有一个共识,就是中美关系不断增加的对抗中美国的战略有很多得失,针对中国的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他的囚笼政策,也就是将我们周边都发展成他的盟友或准盟友,各种形式的,经济的、政治的、军事的、意识形态的,紧密的、松散的,原来的、新近的,他在需要的时候会十分迅速而有效地转化这种力量对比,这一点是美国的战略实力的重中之重,也是美国的过人之处,值得我们深思总结学习,当然这些也是美国软实力、硬实力的综合作用,这是一个重要的实力对比点,我们要高度重视,中美关系如此,美对付俄罗斯的办法又如出一辙,他通过北约东扩将俄罗斯包围在一个囚笼里,动员他的盟友群殴俄罗斯,根据实际调整策略和战术,战术上不见得都占据优势、有得有失,他也不是那么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但在战略上他总是处于上风处于主动地位,时间越长他的战略上的布局优势就越凸显,胶着时困难时就更显得他的朋友遍天下,尽管树敌无数,但实力政策、实用政策的美国并不在意这些,每当他需要聚焦力量,就像猛虎一样扑向食物对象时他绝对是做了万全的准备,有了一套逻辑清晰的组合拳,后面就像一套程序一个链条对付狩猎对象,基本上对象都会被打蒙,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能还手者寥寥无几,随着博弈的深入,对手就会感到无力感,猛虎架不住群狼的局面,最后就是四面楚歌的境地,苦苦支撑在囹圄囚笼中,直到耗尽最后的信心、资源、力量,而美国收拾残局获得自己最大的利益,做只赚不赔的生意,政治斗争演变为生意,这是现代解决国家地缘争端的形式转变过程政治就是将自己的人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简单朴素的道理,我们的政治幽默点集中在这个段子上,而在具体的国家层面上就显得有些被动,在与美的斗争中有些施展不开的样子,主要是历史欠账的问题,领土争端从来就是困扰着中华发展的难题,也是主要的国家战略层面需要应对的安全问题,我们的祖先没有很好解决周边地缘政治问题,留下这样的局面需要我们后人去面对,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实质决定了我们的这个困难将长期存在下去,因此需要我们的国家战略有着长远的谋划而不是短视的、变化不断的、意识形态占主导的、个人喜好的,而应是稳定而有力的,围绕主权领土完整战略布局、外交谋略、安全经营,不能过于老实,比如不结盟政策就需要适当调整,为何不能利用我们的影响力发展自己的盟友以对付美国的囚笼政策呢?坐以待毙,道义为上、洁身自好、固守原则当然好,但是不顾对手的挑衅、毫无底线毫无原则的匪徒般做派,我们也要用一切行之有效的策略,而不是拘泥于一些过时的虚伪的教条,这样只能是无限地被动挨打,圣徒的心理、基督的教条、菩萨的妇人之仁在政治斗争面前,在国家利益面前,在地缘政治中是自暴自弃的做法,是不负责任的做法,是以己喂虎的做法。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忍辱负重不是目的,是力量对比差距巨大难以抗衡而不得已的策略和做法,他的前提是后面一挨力量对比变化到位、条件成熟具备就会颠覆性地战斗,取得最后的胜利以维护之前的行为的性质和意义,这里的关键是目的是清楚而明确的,敌我阵营是明了的尖锐的,这里的中心环节是力量的对比的正确判断和时机火候的把握,而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出在这里,力量对比是发生了有利于我们的变化,但还没有达到翻盘的地步,还没到达我们可以摊牌的时候和力量,我们就侧漏了,就有些急不可耐了,就急于表达了,就急于行动了,这还是什么韬光养晦、卧薪尝胆?只能是不彻底的,或者说是失败的,被提前暴露了的,只有动机没有结果的韬、卧,半途而废、嘴上的、心想的、梦幻的卧薪尝胆、韬光养晦本身是没有多少价值的,结果判定他们本质上也就不成立、不存在了。美国是被上帝宠坏了一个大男孩,是一个长不大的巨婴,我们很多人都抱有这样的认识,说实在的,这只能说在根本上表明我们很多人自己的幼稚,不错美国的优势很大部分有其天生的因素,地大物博资源丰富,但是更多的美国如今的优势也是靠一百多年来一步一步经营来的,甭管他是什么方式,他的国力他的国际影响力都是世界第一,一呼百应的朋友圈,科技教育领袖位置,文化软实力,思想理论创建等等领域都展现了世界级别的成就和无可争议的领导地位,对此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而不是井底之蛙、夜郎自大,错误地估计力量对比,误以为我们可以一搏高低了,可以取代美国了,至少现在还不具备条件,没有把握取得胜利,任何政治体制都有其优势和劣势,没有绝对正确的制度,因此任何国家都是根据自己的历史条件和现实实际选择自己的道路,正如美西方国家政党之间的区别已经模糊,实际上国家意识形态上的分歧也正在缩小,一些共同的议题正在增加,可是历史恩怨的惰性仍然驱使人们强调不同点以获得自己的空间和延续,标签式操作迟滞了人类的智慧之光,阵营对垒的自我壮胆放大了人们的野心,蒙蔽了大多数人的双眼,我们用权谋保全自己的同时伤害着对方,让人类继续在自己的修炼过程中继续背负巨大的成本,演绎一个又一个曲折的相互残杀的历程,空生产出人间磨难和悲剧,面对未来之黎明踯躅徘徊、犹豫不决,不知来路,不知去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